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印发《梅州市农业转型金融标准使用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构建起“政策标准—项目筛选—融资对接”全链条的农业转型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加快推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应用,指导建设银行梅州市分行向某农业企业授信9800万元的农业转型金融贷款,目前已发放2450万元。该笔贷款的落地,是梅州农业转型金融的重要实践,为农业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梅州经验”。
据悉,《梅州市农业转型金融标准使用工作方案》立足本地农业产业特色,聚焦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副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转型方向,初步建立起梅州市农业转型金融项目库,为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提供“项目清单”,搭建起“标准—项目—融资”全链条的农业转型金融服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在前期摸排和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发现辖区某企业符合农业转型金融项目库要求,该企业建设运营的现代化农业基地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收集棚内光、温、水、气、肥等数据,对作物生长全过程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实现精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可视化运营,创造作物生长最适环境,达到高产、高品质的目标,并将锅炉等设备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入棚内用于农作物光合作用吸收,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了智慧农业低碳转型发展。
在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指导下,建设银行梅州市分行主动与该企业对接,成立转型金融专项服务团队,了解企业的融资诉求,并向企业收集备案证、环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材料,认定企业契合《转型金融支持经济活动目录(农业)(试用稿)》中的“1.6智慧农业”低碳转型路径要求。基于此,银行通过启动项目评估、授信审批、放款等绿色融资快速响应机制,高效为该企业授信9800万元农业转型金融贷款,目前已发放2450万元,并给予105个BP的利率优惠,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效推动了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通过二氧化碳补给系统预计每年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0吨,结合立体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措施等,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分行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行关于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推广应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政银企联动协作,立足梅州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结合全域原中央苏区优势,推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应用,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强转型金融能力建设,创新农业转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南方+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刘璐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