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温和,谈吐文雅,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大家都叫他“阿喜伯”。初识赖小喜的人很难将他与痕迹检验、打击犯罪联系在一起。然而,从警32年的他不仅是一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也是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刑侦大队当之无愧的核心力量。
从事痕迹检验工作以来,赖小喜共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8000多宗,其中命案现场近千宗;检验鉴定数万份,出具检验鉴定文书上千份。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18次,1993年至2012年期间接连获得了全省刑侦技术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优秀刑事技术人员等一系列荣誉,今年更是被授予“新时代南粤刑侦之星”称号。
警察梦终实现
“从依据不充分的材料中进行推理总是非常危险的。”这是赖小喜在《福尔摩斯》里最喜欢的一句话,这句话也一直伴随着赖小喜的从警生涯,提醒着自己面对任何案件都不能马虎,不能放过一丝细节。小时候的赖小喜非常喜欢看侦探小说,每看完一章节,脑海里都会幻想自己就是一名侦探,自己重新再理一遍小说里的破案思路和经过。一本本翻旧的侦探小说,一件件新奇的案件,让赖小喜从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警察梦的种子。
经过不断的努力,1989年,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的赖小喜如愿成为了梅江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中的一员,一直以来的警察梦也终于成真。“一开始学痕迹检验的时候觉得很神奇,终于实践了小说里的各种检验情节,没想到真的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指纹确定一个人的信息。”说起刚学习痕迹检验的感受,赖小喜显得非常兴奋,这也更加激发了赖小喜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初来乍到的赖小喜跟着前辈不断学习,在痕迹检验工作中,面对腐烂的尸体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赖小喜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面对尸体时的场景,那是一个下着雨的凌晨,城郊的一座山上发生一起命案,赖小喜跟着前辈去现场检验和处理,并要将尸体抬下山。“刚开始看到尸体的时候感到很害怕,心里很虚,高度腐烂的气味更是让人想呕吐,跟在大学时候的体会完全不一样。”第一次面对血腥场面的赖小喜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当我看到前辈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认真把工作做好,我那么年轻,更应该努力去克服!”
细微处见证言
2014年8月30日,赖小喜接到警情称,在金山城隍庙某住户发生一起命案。当赖小喜赶到现场时,两具尸体倒在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电视上还放着没有结束的电视剧,现场一片狼藉。这时,细心的赖小喜发现桌上放着一杯没有喝过的待客茶,对现场勘查有着高度敏锐的赖小喜初步判断,这个案件应该是熟人作案。
现场勘验工作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现场勘查照片也一张张传回赖小喜的电脑中,看着这一张张现场痕迹检验照片,让原本平静的深夜显得异常耀眼。
“如果我是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我是他,我会用什么工具作案”……这是赖小喜工作以来的工作习惯,将自己代入到嫌疑人角色里,推敲嫌疑人的心理以及做每件事背后隐含的逻辑,在脑海里还原案发现场。
凌晨十二点,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没有找到作案工具的赖小喜坐立不安,一边担心痕迹被雨水冲走,一边冒着雨回到案发现场,不放过一丝线索。这时,楼下一个小巷子深处,一个被路灯反射出光点的物体引起了赖小喜的注意。“当时巷子大概只有20多厘米宽,又下着雨,墙上还挂满了青苔和发臭的脏物,一般人侧着身子也很难进入,就算进去也要一直憋着气,但是阿喜伯二话不说就往里钻,当时很担心他进去之后出不来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现场民警对赖小喜由衷地佩服道。
“当时雨越下越大,还时不时打雷,阿喜伯所在巷子的上方挂满了陈旧的老电线,我们一直往巷子里喊阿喜伯的名字,却迟迟没有得到回应,我们很焦急又很担心。”就在这时,阿喜伯手里举着工具艰难地从巷子里钻了出来,脸上衣服上全被青苔包围着,手脚还被墙上凸起的硬块划伤。“捡到锤子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感觉这个案子有了新进展。”赖小喜兴奋地说道。经过检查发现,该把锤子上存在一处血迹,就在此时,现场勘查的民警也传来好消息,在客厅的一把椅子上发现了一处掌纹,经比对,该血迹和掌纹是出自同一个人,因此,民警迅速锁定该民嫌疑人为李某,是死者夫妇的邻居,当晚由于喝了酒,心里的怨气无处释放,便找死者夫妇进行下手,最终造成了这场意外的发生。
在梅园新村某出租房内的一起伪造成入室盗窃案,让赖小喜同样印象深刻。2006年11月3日,赖小喜接到警情称在梅园新村某住户内发现一具尸体,随后赖小喜马上赶往案发现场进行痕迹检验。和常见的盗窃案相似,地上堆满了被翻乱的各种物品。而唯一令赖小喜察觉到不对劲的,是地上一条长长的烟灰。“正常吸烟所掉落的烟灰是不会这么长的,这个烟灰看起来很整齐,像是嫌疑人伪造自己是吸烟的线索。”说起案件的疑点,赖小喜认真地说道。“还有一处令我感到奇怪的是,现场的门窗都完好无损,地上所翻乱的物品几乎都是死者的私人物品,并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被盗,同时死者身上也没有任何搏斗的痕迹。”越来越多的疑点让赖小喜相信,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入室盗窃案,而是嫌疑人自己所伪造的假象。
随后,赖小喜通过调查该名死者的通话记录,发现死者生前和一名男子有密切的联系,并向周围的群众了解到情况,死者生前和该名男子有过几次情感纠纷。于是赖小喜初步怀疑该名男子是杀害死者的凶手,通过一系列的审讯,最终确定杀害死者的凶手正是该名男子。真相的水落石出让赖小喜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不管深夜还是寒风酷暑、刮风下雨,只要接到警情,赖小喜就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无论现场大小、性质如何,哪怕再脏乱,赖小喜都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勘查好每一宗现场,尽可能在现场中发现犯罪分子的蛛丝马迹,2020年以来,赖小喜共勘查各类刑事案件现场245宗,提取了大量的痕迹物证,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做刑警有“傻劲”
从事刑侦工作30多年,赖小喜一心扑在工作上:“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是负担。”2019年,梅江区丽江花园的某复式套房发生了一起名酒失窃案。事主李某在当晚7点左右外出散步,8点回来后发现柜子里的酒水不翼而飞。
“我们在现场勘查时发现门窗都完好无损,没有破坏痕迹,像是熟人作案。”一开始,赖小喜和他的同事们将搜查范围锁定在了事主身边的熟人,然而经过排查后却一无所获,案件顿时陷入了瓶颈。此时,具有丰富刑侦经验的赖小喜并没有沮丧,而是继续坚守在案发地周边,用他那“火眼金睛”搜索每一处可疑的角落。功夫不负有心人,赖小喜在复式套房顶层的天台上找到了嫌疑人作案时留下的脚印,经过现场模拟,判断出嫌疑人是从隔壁楼的天台翻到了事主家的天台上,然后又翻过防盗卷闸门进入事主家里盗取名酒。
发现这个线索后,赖小喜认定嫌疑人会再次作案,在事主家的天台上安装了监控并时刻盯着监控屏幕。果不其然,嫌疑人出现了,其作案手法和赖小喜的判断如出一辙。虽然在民警赶到现场后,嫌疑人已经逃跑,但是细心的赖小喜通过视频发现,嫌疑人在翻越防盗卷闸门时,不小心被其倒刺割伤,赖小喜于第一时间在防盗门上的倒刺上提取到了生物检材,通过DNA比对成功锁定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嫌疑人被抓捕归案。
“我试过连续一星期都在案发现场守着,就怕遗漏了什么线索,有时候一天到过12个现场进行痕迹检验勘查,早上出发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回来也是家常便饭,带去现场勘查的工具包拿回来放半天都还能闻到现场的腐烂味。”赖小喜凭着这股“傻”劲,一直在这个岗位中坚持到了现在,工作优秀的他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给了赖小喜晋升其他部门的机会,但是被赖小喜拒绝了。“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喜欢干刑侦,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是,让我不干刑侦我还不习惯呢。”赖小喜乐呵呵地说道。
顾大家舍小家
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赖小喜都一视同仁,不遗余力地去破案。除了大大小小的案件,家庭也是赖小喜最关心的地方,但他总是“顾大家、舍小家”。作为一名刑侦民警,加班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有一天晚上,赖小喜在家带着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结果突然接到有案情需要到现场勘查,赖小喜不得不丢下女儿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我只好哄她说先看一会电视,爸爸出去买一下马上回来,结果在我出警的路上,女儿哭着打给我问我去哪了,那个哭声,现在想起都心疼”说到自己的女儿,赖小喜满是愧疚。“当时我的内心很纠结,一边是紧急的工作,一边是哭闹的女儿,但是没办法,现场需要我,我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最后我只能在电话那头一直哄她爸爸是去买蛋糕了,很快就回来,她才平静下来。”
熠熠警徽之下
有一种坚守叫责任
岁月漫长之中
有一种选择叫无悔
在赖小喜32年的从警生涯中
也许没有扣人心弦的抓捕场面
没有与嫌犯斗智斗勇的短兵相接
但是他用一个个铁证
拨开混淆视听的迷雾
用自己的专业和坚持
还原了每一个案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