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字体:
    对比度: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 工作动态 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来源:李秀明   时间:2017-09-13 09:51:17   浏览:-
字号:

据各测报点近期水稻病虫发生实况调查,结合品种布局、水稻生育期、历史资料和气象因素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程度偏重。主要发生的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此外,细条病、白叶枯病、台湾稻螟、大螟、稻蝽蟓、稻蝗、稻曲病及田鼠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依据:

1、稻纵卷叶螟:第六代发生较常年早,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但发生很不平衡,蛾峰持续时间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地区间虫情发育进度差异较大,系统赶蛾调查第六代本地虫源盛蛾期为8月下旬,以本地虫源为主。8月底至9月初为害晚稻,对晚稻带来一定影响。当前卷叶率一般为0.2-0.5%,个别高的达5.0%,与去年相近。

预计本地虫源下一代卵盛孵期在9月中旬中,主要危害剑叶,如有外地虫源补充,第七代发生将加重,主要危害迟抽穗晚稻。

2、稻飞虱:偏重发生。外地虫源迁入不明显,田间种群以本地虫源为主。8月中旬后期出现白背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用药防治后大部分在300头以下,未防治田百丛虫量一般1000-1200头,个别高的达2300头。据近日调查,田间百丛虫量一般500~1200头,高的2000~3000头,以白背飞虱若虫为主,褐飞虱占20%,轻于常年。褐飞虱具有较强的繁殖和为害力,容易造成“穿顶”,且其发生较为隐蔽,一般较不易为群众发现。如果抽穗前未能很好压低其数量,则在灌浆期就极易形成暴发为害。晚稻中后期,外地虫源仍会陆续迁入为害,稻飞虱将严重为害。预计第七代若虫发生高峰期在9月中旬末至下旬。

3、稻螟:以三化螟、二化螟、台湾稻螟、大螟混合发生。预计中等发生。第三代螟害亩枯心团一般6-18团,最高达30团;枯心率一般0.05-0.25%,最高达0.65%;亩虫口密度一般80-200头,最高达480头,发生程度相似去年。根据灯测资料反映的第三代发生情况和田间残虫发育进度推算,防治适期在9月中旬末至下旬初。

4、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8月初始病,目前该病已进入垂直扩展期,近期调查病科率一般20-40%,个别早抛田最高80%。水稻中后期田间隐蔽、湿度大,有利于该病扩展、蔓延,加重病情。

5、稻瘟病:预计穗瘟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叶瘟于8月上旬在兴宁始见,随后病情不断扩展流行,发病品种为糯稻、美香占等常规品种。全市水稻将在9月中下旬进入大面积破口期,我市晚稻种子来源复杂,抗性水平差异大。如遇如寒露风与热带气旋相遇,产生降温降雨过程,在历史病区及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地区穗瘟将发生较重。

6、细菌性病害:细条病于8月上旬在我市兴宁始见,在历史病区及早抛插和浓密田块发生较重据近日调查,细条病病株率一般田块5~15%,发病中心达35~50%。白叶枯病已在个别田块零星发生。今后如有发生台风暴雨天气后可能形成流行的局面,各地要注意及时做好田间调查,一旦发现流行要及时用药控制。

抽穗期稻蝽蟓、稻蝗、稻曲病等近年发生为害增加,且造成受害损失明显加重,必须一并做好兼治。

二、防治意见

从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的情况,要求各地加强田间调查,结合当地水稻生育期,及早部署,及时防治。重点抓好“破口期”全面用药。大部分田块的禾苗破口时间为9月中下旬,做到“早破口早施药”,全面做好“两迁”害虫及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水稻螟虫用药防治,同时兼治蝽蟓、稻曲病等病虫。有叶瘟发生的田块或感穗瘟品种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药防治穗瘟。

防治药剂可选:

稻纵卷叶螟、螟虫:卵孵高峰期施药,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毫升或或48%毒死蜱乳油70毫升或18%杀虫双水剂200毫升

稻飞虱:亩用25%吡蚜酮20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克加80%敌敌畏100毫升

纹枯病、稻曲病:亩用3%井岗霉素水剂400毫升或30%爱苗乳油15毫升

稻瘟病:亩用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克

细条性病害:亩用20%噻唑锌悬浮剂125克或20%龙克菌100克

兑水70~75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