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监测企业的人员流动、薪酬待遇、生产状况等指标和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能及时反映我市的就业情况,为科学分析预测就业形势、预防和调控失业提供依据。
(一)企业用工定点监测情况。
1.用工结构:在岗员工数量稳定,岗位占比排名依次为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全市上报有效数据的246家监测企业在岗员工数量为45581人,其中普工33304人,技工5544人,管理及其他人员5439人,专业技术人员1294人,分别占比73%、12%、12%、3%。
用工基本情况
2.用工稳定性:普工流失率最高,管理及其他人员流失率最低,新招聘率环比略有下降。2021年第四季度,企业员工流失率为6%,从不同工种的员工流失率来看,普工流失率为7%,技工流失率为3%,管理及其他人员流失率为1%,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率为4%。新招聘率为7%。环比下降1%(员工流失率=本期员工流失人数/<上期末员工人数+本期增加员工人数>*100%,新招聘率=本期实际招聘人数/在岗人数)。
3.薪酬待遇:普工、技工、管理及其他人员的工资中位数分别为2765元、2905元、4156元。
4.生产经营状况: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保持平稳。监测246家企业中,目前经营良好企业47家,经营状况正常企业139家,经营状况不佳企业60家,分别占比19%、57%、24%。
(二)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数据分析。
1、长期来看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基本保持平衡。今年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49场,组织进场企业5551家次,提供就业岗位9.98万个次,进场求职8.60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45万人次。今年以来,包括招聘会数据,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登记招聘企业共5629家次,累计提供招聘岗位共10.18万个次,求职登记共8.82万人次,平均求人倍率为1.15,同比上升0.14,供求双方基本持平,求职压力有所缓和,就业趋势总体保持平稳有序。(注①求人倍率=登记招聘岗位数/登记求职人数)
2、从产业结构分析,三大产业的用工结构呈现“二三一”结构,二三产业仍是吸纳就业主渠道。据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产业用工需求所占比重分别是:第一产业7.12%、第二产业52.98%、第三产业39.91%。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上升了3.49%,第二产业下降了6.65%,第三产业上升了3.17%。从结构比例来看,产业用工需求结构受疫情影响逐渐减小,第三产业需求逐年回升。
按产业分组的需求人数
3、从职业类别分析,市场需求人员集中在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需求人数约为3.49万人,占比34.28%,求人倍率为1.43。专业技术人员求人倍率较高,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人数约为0.82万人,求职人数约为0.69万人,求人倍率为1.19,较为紧缺。
按职业分组的用工供需情况
4、从按年龄分组的供求数据分析,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要集中在25-34岁劳动力。25-34岁的年龄阶段的用工需求占35.08%,同时求职人员占比最大的也是此年龄段,占比为41.39%。
按年龄分组的用工供需情况
5、从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数据分析,我市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仍以中等教育水平居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员比重分别占了35.95%和35.72%。
按文化水平分组的用工供需情况
6、从按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数据分析,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求职人员基数较大,专业技术人员供不应求。77.33%的求职者无技术等级或职称,有技术等级或职称要求的岗位类型的求人倍率均在1.6以上。
按职业技能水平分组的供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