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落实扩大国家传染病免疫规划范围的政策措施”和全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8月21日上午,我市召开全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为:(一)收听全省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二)通报全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有关情况;(三)部署我市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会议由市卫生局张奕明局长主持,郑少伟副市长、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领导以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同志、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工作领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主要负责人和各县(市)疾控中心主要负责人、免疫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在收听收看了全省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市接着开会,首先由卫生局张奕明局长通报回顾了我市实施一类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情况,肯定了我市实施一类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成绩。并就如何实施我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作要求:1、积极做好政府的参谋,争取财政支持,确保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2、根据省、市《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区)务必于今年9月1日全面实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卫生局制订《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梅市卫字[2008]49号)。3、加大宣传和解释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4、加强管理,规范接种,保证预防接种正常开展。5、调整充实人员,加强培训力度,提高能力。6、继续加强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郑少伟副市长就如何落实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这项工作,提出了五点意见:1、加强领导,实施目标考核管理;2、建立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确保扩大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参与氛围;4、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5、加强督导评估,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进程。
我市实施免费接种一类疫苗三年来,一类疫苗接种率均保持较高水平,近三年来未发生一类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从1994年至今,未发生一例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从1991年开始至今,连续17年无白喉病例报告;乙肝疫苗接种取得非常显著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通过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我国乙肝防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1-59岁人群乙肝道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较之1992年调查的9.75%下降了2.57个百分点,特别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1%以下。
按照国家有关部署,我省定于今年9月1日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免疫规划疫苗种类将由7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将由8种增至15种。实施步骤为:一是原来已在全省实施的7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继续在全省进行预防接种。二是新纳入扩大免疫规划的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按照免疫程序在全省进行预防接种,全细胞百白破疫苗逐步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在完全替代前可继续使用。三是甲肝、麻腮风疫苗,根据疫苗生产和供应能力分步实施接种。今年,甲肝疫苗在广州、深圳、东莞、韶关等4个市范围内先行实施。麻腮风疫苗在满足全省范围接种前,可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使用麻风、麻腮疫苗替代接种。四是出血热、炭疽和钩体疫苗,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重点人群进行免费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