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全市2025年首轮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动态要闻 梅州市应急管理局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导航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信息服务 > 动态要闻

我市召开全市2025年首轮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

时间:2025-03-04 12:05:17
来源:本网

  3月3日晚,我市召开全市2025年首轮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总工作部署,研究部署今年首轮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三防指挥部总指挥蒋鲲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受强冷空气和切变线共同影响,我市迎来了今年首轮强对流天气,3月3日晚至4日,有中到大雨,部分镇街有暴雨,并伴有雷暴、6-8级短时大风、局地短时强降水和局地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气温下降;5日至7日,受冷空气持续补充影响,阴雨持续,气温维持较低水平,当前防御形势复杂严峻。

  会议强调,2月8日全市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工作会议后,各地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围绕本地区、本行业领域防汛备汛做了大量工作。当前面临“久旱转雨”,各地各部门要保持临战状态不松劲,唤醒各级各类三防责任人,持续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全力迎战今年首轮强对流天气,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要加密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视雨水风工情动态,加密会商研判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御提醒。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双重“叫应”和反馈闭环机制,确保镇村干部对预警信息和防御指令有落实、有反馈。

  二要下沉基层督导检查。市三防办已派出5个督导组,驻扎泗水、差干、南礤、松源、罗浮等重点乡镇开展督导,直至本轮强对流天气结束,这既是督导检查,也是防汛实战,今后要常态化开展。各督导组要对照汛前大检查要求开展督导检查,特别是镇村三防责任、临灾叫应、梯次化转移、雨量消息桶运用等落实情况。要全面准确掌握当地汛前准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强的改进措施,坚持督导情况每日一报,提高基层三防工作水平。

  三要深化隐患排查整治。紧盯高边坡、高填方、急弯陡坡、水利工程、地灾隐患点、削坡建房点、城乡易涝点、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深入开展巡查排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围绕市防汛备汛督查组发现的隐患问题,针对水毁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加强巡查防守,抓好整改落实。要准确把握隐患问题的共性和个性,实行清单化、量化管理。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要采取除险加固、应急度汛等措施,确保安全。对清单内未整改的隐患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加责任、从重问责。

  四要强化各类风险管控。提前做好高空设施、临时构筑物、厂房工棚、户外广告牌等防风加固,以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防寒工作,为困难群众及时提供防寒救助保障。雷雨大风期间,要严格落实恶劣天气船舶禁限航规定,停止一切高空作业。冰雹影响期间,要组织户外人员转移到安全场所暂避,妥善处置室外搁置悬挂物品。

  五要提前果断转移群众。严格落实责任对接 “三个联系”、临灾转移 “四个一” 、 “三个紧急撤离” 等机制,逐户做好对接联系,提醒削坡建房户“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一旦出现险情,务必提前果断组织群众转移。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主动联系其子女,配合做好心理疏导和避险转移工作。

  六要充分做好应急准备。镇村要梳理仓库存储清单,向上级部门申报缺口装备物资,确保及时补给到位。要提前向易受灾镇村、偏远山村等区域预置抢险装备和救灾物资,配足卫星电话、对讲机、发电机、备用电源等设备,确保“三断”情况下能及时高效救援。全市三防责任人要严肃三防工作纪律,强化三防业务培训,加强值班调度抽查,督促不在村常住的村干部要迅速归位,确保汛期24小时在岗在位。

  会议听取了市气象局、市水文局形势研判汇报,市水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梅县区松源镇、兴宁市罗浮镇、平远县差干镇和泗水镇、蕉岭县南礤镇防御工作汇报,以及市三防办防御工作建议。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县两级气象、水文、水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住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广旅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会。会议通过视频连线开至各县(市、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