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工业技改项目为全区工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钟幸钰 摄)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行走梅江,扑面而来的是开放开发的滚滚热潮,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工业经济高位开局、招商引资高潮迭起、市场信心日益高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梅江区工业经济保持着有潜力、有韧性的增长趋势,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挺起梅江区迈向高质量振兴发展的脊梁。
持续向好
工业发展势头劲
工业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业兴则全局兴。
翻开上半年梅江区工业经济运行的报表可以看到,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关键指标增速较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重点龙头企业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博敏电子由于持续推动工业技改项目,自动化、智能化的大路越走越宽,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提高,今年以来订单量不断增加,业绩持续增长;坚持技术设备革新,科捷电路产能稳定增长,企业在电路板市场上越来越有自主权……
从繁忙的施工现场到轰鸣的生产车间,从承载梅江未来的规划蓝图到厂房林立的项目现场……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梅江区落地生根,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质增效增添了强劲动能,既有效促进全区工业经济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又支撑着全区经济高质量迈向跨越式发展。
据统计,1至6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86亿元,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个个数据勾勒出的是加速发展的脉络,一个个项目记载的是全区工业跨越发展的轨迹。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成为梅江工业经济呈现增速领先、总量进位、结构优化、实力提升的决胜方略。
强筋壮骨
技改赋能新智造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梅江区规上工业大多集中在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在园区土地资源未出现明显扩张态势、企业数量未出现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的产能产值却能够走出持续上扬的曲线,这与梅江区各企业以“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主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息息相关。
转型升级,技改先行。
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技术改造于一个城市而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取向和重大举措。于企业而言,亦是其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眼下,梅江区诸多企业技改热情高涨,为全区工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梅州发展多年的张如慧,是伴随梅州市科捷电路有限公司在梅州一路扎根成长的老员工之一。“来梅多年经历了梅州的城市崛起,也见证着电路板行业的发展,为适应通信产品和消费电子产品轻薄化、短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生产线已无法满足当下发展需求,因此公司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用于工业技改项目,以提升产能产值。”他表示,在未扩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改造,公司的产能产值逐年提升,行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 在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钻孔车间,百余台高速钻孔设备日夜不停,每个工作人员操作多个自动化控制终端,仔细对钻孔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检视和调整,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在新发展形势下,原有的传统生产线,人力成本高,产能提升难,厂房发展空间几近饱和,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优、见效最快的选择就是实施技改升级这条路了。”博敏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客户群体的日渐高端,公司面临产品结构升级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技改升级资金投入,仅去年7月至今年6月,就已完成工业技改投入近亿元。经过近几年的技术升级改造,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运行速度加快,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产能也持续增加。
博敏电子与科捷电路的发展是梅江区诸多工业企业谋革新、求突破的小场景。近年来,在市场倒逼机制下,梅江区诸多工业企业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
据梅江区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技改带动工业“强筋壮骨”的支撑力量高歌猛进,据统计,今年1至6月,全区完成工业投资4.4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3.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20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5.4%(同比增长47.3%),新开工技术改造项目8个。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投入超1.8亿元,企业生产转型升级意愿明显提高。(记者 罗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