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助手关爱版 > 区县动态

新标杆新举措新途径 持续擦亮教育金招牌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09-15 08:52:03

  近日,兴宁市在会展中心举行2021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暨“范剑冰奖”颁发活动,热烈庆祝人民教师的光辉节日,对成绩优异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推动兴宁教育高质量发展。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兴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国华等参加活动。

  宋才华、洪国华等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其中第一中学等十所学校获得“2020-2021学年度教育先进集体奖”,黄淦彬等11位教师获“2020-2021学年度教育先进个人奖”,兴宁一中等11所学校获“范剑冰高考质量综合奖”,兴宁一中、齐昌中学等9所学校获“范剑冰中考质量综合奖”,张志杰等11位教师获“范剑冰优秀奖”,陈德培、罗益平获“范剑冰突出贡献奖”。

  宋才华指出,兴宁人杰地灵、崇文重教,有坚实的教育基础。“十三五”期间,兴宁筹集10亿多元,新建南部新城三所学校、锦绣学校,扩建汉芬小学、市二小、黄岭小学,完成南新小学原技工学校教学楼等6个改造提升项目,兴宁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共增加14110个,基本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100%。多年来,兴宁中考、高考成绩持续名列梅州市前茅。

  宋才华强调,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兴宁全市教育工作必须确立新标杆、落实新举措、探索新途径,进一步擦亮兴宁教育品牌,加快文化强市建设。一要讲政治,坚定走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兴宁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入开展好“小手拉大手”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兴宁的良好学风,助推纯正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形成;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探索把兴宁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等有机融合到教学课程中,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要促均衡,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科学配置教师力量,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要提升教学质量,抓实学前教育、抓好义务教育、抓强高中教育、抓特职业教育、抓细特殊教育,推动各类教育优质发展;要紧盯发展要求,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和教育部“五项管理”等政策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三要重品行,培育学高身正的好教师。要狠抓品牌培育,加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建设,充分利用好兴宁一中“百年名校”品牌,复制推广“集团化”办学的成功模式,持续擦亮兴宁教育“金字招牌”;要提供便利条件,在教师选聘、人才引进、工资待遇保障、特殊政策和奖励鼓励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四要强支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兴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加强统筹指导,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考虑、倾斜照顾,以更大力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的理念,不断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继续壮大各教育基金规模,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推动家校联动融合发展。兴宁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肩负起党的重托和全市人民的期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擦亮兴宁崇文重教品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兴宁市加快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