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助手关爱版 > 区县动态

执生态之笔 绘寿乡之绿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10-24 10:03:47

村民们早起到若夫公园登山健身,沿途草木青翠尽收眼底。


  

  蕉岭县结合山林地势,设置生物防火林带。


  

  蕉岭应用松墨天牛诱捕器防治松材线虫病。


  

  俯瞰蕉岭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图景铺陈,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这里的常态。(本版图片均由汪敬淼摄)


  朝阳初升,在蕉岭镇山公园,人们早起前来登山健身,沿途草木青翠尽收眼底;石窟河边,伴着新鲜空气,市民沿着绿道跑步;乡野间,村民忙碌在农田沃野间……俯瞰蕉岭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图景铺陈,蓝天白云、水清岸绿已成为这里的常态。

  逐“绿”前行,向“美”进发。当前,蕉岭县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世界长寿乡品牌优势和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对标对表省市有关工作部署,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全面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全力打造绿美广东梅州样板的蕉岭示范。目前,蕉岭县森林覆盖率达79.04%,位居全市第一。

  森林提质增量 绘就绿美“底色”

  守绿护绿打基础,扩绿提质出新招。林分优化、林相提升,正是蕉岭县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争创绿美广东梅州样板的蕉岭示范的关键抓手。

  “我们正通过科学优化树种林种结构,坚持乔灌结合错落有致,营建乡土阔叶混交林,不断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森林林相,高质量推进水源涵养林造林、新造林抚育等工作。”蕉岭县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股技术负责人丘政兴介绍说,蕉岭坐拥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镇山国家森林公园、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等优质自然景观资源,全县林地总面积达112.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697.6万立方米,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56.14万亩,森林资源丰富。在植树造林时更加注重科学的树种搭配,通过多树种科学组合,营造更优美的自然景观,从而让森林内部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绿色,是蕉岭可持续发展的最美底色。若夫公园所在地原本是一处废旧石场,先前改造成了登山绿韵公园,但由于缺乏精准管理,公园里的树林外观相对单调、缺乏层次感,且由于树种单一,“纯松林”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弱。当前,蕉岭县积极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以李黄山(若夫公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例,计划投资600万元,通过套种具有观叶、赏花、品香价值的乡土阔叶树种,采取乔灌草相结合,培育针阔混交林等举措,优化林分、改善林相,丰富森林花化彩化景观。“我们还计划投入200多万元,通过见缝插针栽花植绿等手段,对若夫公园中心地带和登山路两旁进行绿化提升,主要种植樱花、黄花风铃木、三角梅、红花檵木等树种,使公园更富有视觉美感。”丘政兴说。

  山因林而秀,城因绿而美。“工程完工后,不仅能够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造林亩产值的大幅提高,有效解决树种单一、景观效果差、火险系数高、森林病虫害风险大等问题,而且高质量林分和优美林相,还能营造满目葱翠、四季斑斓的效果,打造新的网红‘打卡点’,推动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绿色宜居、生态惠民。”蕉岭县林业局总工程师王江说。

  守护生态屏障 永葆绿美“本色”

  保护森林资源,是一项不容松懈的长期工作。在镇山公园二期,沿着石阶而上,可见今年栽种的紫荆树苗错落有致。记者在林间发现了许多酷似“灯笼”的黑色装置悬挂在树枝上。“这些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工具,叫松墨天牛诱捕器。”丘政兴一边说,一边取下其中一个诱捕器向记者展示,只见悬挂在内的药包,正吸引松墨天牛等昆虫,天牛“闻香”而来撞上挡板掉进集虫瓶,就再也飞不出去了。

  “松树一旦感染了松材线虫病,就会枯萎、死亡,甚至扩散到其他健康的丛林。”据丘政兴介绍,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之一,通过有效降低松墨天牛密度,能够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

  今年以来,蕉岭县对辖区内松林实行分级管理、全松林防控,积极打响松林安全保卫战,对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地段及周边实施直升机施药防治,完成飞防面积3.1万亩,分类综合采取了应用诱捕器防治、直升机施药防治、喷施噻虫啉防治、人工清理病枯死松树等防控措施,全力防治松材线虫病,有效阻止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松林安全,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

  筑牢森林防火屏障,守护绿水青山。在位于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长潭村和长东村的交界处,种植有木荷、红锥等抗火耐火性较好的树苗。“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宽度为20米。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筹安排,筹措山水林田湖草沙专项资金,目前累计已建设30多公里。”护林员刘志清告诉记者,蕉岭县结合山林地势,充分利用山脊线及村边、路边、田边、坟边和重要设施周边的“五边”区域,设置生物防火林带。“生物防火林带主要以荷木为主,利用其抗火、耐火特性,把集中连片的森林割块、封边、形成闭合圈,起到阻火、隔火、断火的作用。” 刘志清说。

  蕉岭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县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体系和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建好森林防火隔离带,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同时,深入开展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控,加强队伍装备建设,确保全县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

  坚持林长长治 淬炼绿美“成色”

  要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植绿添绿只是第一步,实施林长制守绿护绿、从而实现林长长治是更为关键的一步。

  深秋时节,走进蓝坊镇石湖村高磜青檀古树园内,古树竞相争绿,葱郁的古藤缠绕古树而上,山间溪流倾泻而下,旖旎的山林风光美不胜收。“这是细柄蕈树,树龄已达240年。扫一下树上挂着的保护牌二维码,就能全面了解它的‘身份信息’。”蕉岭县林长制事务中心主任颜丽君介绍说,近年来,蕉岭县依托林长制,多措并举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有序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和复壮修复工作,并按照“一树一策”全面落实保护责任,实施动态管理,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目前,全县407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建档立卡,实现“一树一档”。

  “我县已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古树群主要集中在蓝坊镇青檀古树园和广福镇乐干村古树公园等地,经过加强管理维护后,现在处处散发新的生命力,群落日益丰富,成为生态‘网红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助力绿美蕉岭生态建设。”颜丽君说。

  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高标准做好“自选动作”。目前,蕉岭县已建立起区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县、镇、村三级林长体系,实行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兼任第一总林长、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兼任总林长、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领导分片负责的工作模式,并明确县、镇、村三级林长职责。各级林长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此外,依托智慧林长信息管理平台,我们全面落实护林网格化,实现对护林员巡护工作实时监控,确保基层护林员队伍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颜丽君表示,接下来,将广泛开展林长制主题宣传活动,向群众积极普及林长制工作机制、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知识,推动林长制宣传进镇、村(社区),进一步夯实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基础,切实护牢绿水青山。

  古树被誉为“绿色的活文物”。为推动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常态化长效化,蕉岭县形成了以“林长”为总抓手,各部门协同推进的保护森林资源共建共治工作格局。“依托护林员巡护管理平台,我们全面落实护林网格化,实现对护林员巡护工作实时监控,确保基层护林员队伍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颜丽君表示,接下来,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在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上下功夫,推动“林长制”变“林长治”,切实护牢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廖静宜 汪敬淼 丘林强 徐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