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双融双促 夯实诗画梅江根基
客都小学教师在党员活动室进行课程探讨。(图片来源:梅州日报,钟幸钰 摄)
“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工作中,使党支部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中起着政治核心堡垒作用。”
这是梅江区客都小学成为我市一所备受社会各界赞誉的现代化名校的“密钥”,也是梅江区结合区直机关工作实际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一个缩影。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近年来,梅江区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解决“灯下黑”“两张皮”问题作为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的突破口,结合区直机关工作实际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具体实践,形成了“十抓十促”的方法路径,即抓常态管理,促工作落实;抓制度建设,促规范提升;抓学习质量,促落地见效;抓调查研究,促成果转化;抓围绕中心,促业务推进;抓先锋引领,促担当作为;抓红色资源,促党性锤炼;抓品牌打造,促内涵发展;抓互动研讨,促思维创新;抓青训工程,促活力激发。
强堡垒
培根铸魂融入日常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客都小学党支部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叠党员学习笔记本。拿起一本翻开,笔迹工整,里面摘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内容,每日金句以及学习感悟。“我们会不定时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客都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徐嘉品告诉记者,客都小学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了学校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但由于大部分党员是由原来的支部转入的,党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参差不齐。为此,党支部尝试采用“领着学”的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学校党支部微信群,定期向党员发送学习内容,通过“微信群学习——整理笔记”的模式,带领全体党员定期开展学习,学习覆盖率达到了100%。同时,通过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观看教育片、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首先要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区教育系统党委书记钟小明深知,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找准责任机制的结合点,为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发展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效。对此,区教育系统党委每年都会精心组织、积极召开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现场会,盘点过去一年在抓党建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亮点,查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推动书记抓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
近年来,梅江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深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领学带学督学”活动,将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注重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系统本单位工作有关、篇幅适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或其他学习资料,归纳提炼重要内容并加以阐释,再安排部署其他业务工作,并创新开展微诵读、微心得、微党课、微竞赛“四微”系列活动,真正学出责任担当、能力本领和工作成效。
激活力
组织氛围更富生气
“讲授式”传统模式在集中学习时一直被普遍采用,却也容易变得沉闷而机械化、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为此,区卫健局机关党支部积极优化集中学习方式,支部大会在落实第一议题的基础上,采取“两指定两随机”学习方式,即会前指定两名带头党员、会上随机抽取两名讲学党员,每人利用5~10分钟的时间给大家上“微党课”,党课内容可以是党的政策、党务知识、本职业务、体会心得等,让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针对疫情期间集中学习时间少的情况,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干部教育学院、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开展比积分、比名次‘晒学’活动,提升党员的积极性。”区卫健系统党委书记彭文峰表示,机关党建是做“人”的工作,应当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勇于创新,接下来还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对广东党建云App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探索网上开展集中学习和召开支委会,拓宽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确保党史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
“你们所看到的北联,一草一木都有红色基因。我们头顶上的这棵榕树,就是当年村民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今年“七一”前夕,区住建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西阳镇北联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走出教室,参观革命旧址,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在蓼子坝渡口的榕树下,宣读入党誓词,重温入党时的美好记忆。
近年来,梅江区把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好“一校一园两馆”和“榕树下·渡口边”红色讲堂等精品课堂,持续深挖梅江红色资源,广泛开展“七个一”活动:参观一次红色教育基地、聆听一堂红色教育党课、观看一部红色电影、阅读一本红色书籍、慰问一位抗战老兵、撰写一篇红色教育感想文章、点燃一颗红色初心。通过红色文化浸润,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也大大促进了党性锤炼。
“党建的活力和队伍的精气神,球场上也能体现!”区住建局党务人事室主任俞金梅告诉记者,区建设系统党委还结合节假日的契机,组织了篮球赛和拔河比赛,在竞技场上切磋竞技,不仅促进了交流、增进了友谊,还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外,梅江区聚焦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不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支持开展“嵌入式”党建,与业务项目“嫁接”“嵌入”,确保党务工作者在党建中接近业务、走进业务、熟悉业务,以积极创建“微品牌”撬动机关大党建,擦亮支部名片,丰富党建内涵。
促业务
让党旗在前沿飘扬
“从大年初一早上8∶30起,我们党员干部带头上班,整个春节没有休过一天假,手机更是24小时不敢关机。”彭文峰说。
党建工作明确了党员的责任,也激励着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区卫健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按照区防疫指挥部和局党组要求,严守作风纪律,准时准点上班、加班加点工作,部分干部更是连续多个月没有休过完整的周末,以实际行动践行卫健系统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为打赢全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10月,区卫健局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机关党支部多名党员获得市、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区住建局把党建工作成效体现在履职尽责上,推动党员干部发扬敢于担当作为、敢啃硬骨头、敢拔硬钉子的精神,把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建设、“创文”“两美”工作和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中,着力解决群众最忧最盼问题,推动了一批市、区重点项目的建成开放,推动了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全力补足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不同寻常,源自做足平常。
梅江区还推动党员干部利用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结对共建下村(社区)、“三类村”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千干扶千户”入户等适宜时机开展社情民意微调研,为本单位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此外,在全区全面推广“33110”工作法,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工作“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 让“33110”这串数字转化成为党员干部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实践,为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构建“一带三园四城五基地”、加快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叶惠玲 通讯员李伟英 张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