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助手关爱版 > 区县动态

“一站式”解纷 构筑和谐家园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4-17 09:43:41

在湖寮镇综治中心受理总台,工作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在百侯镇综治中心内,调解人员正在进行矛盾纠纷调解。


大埔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信访超市”,不断提升综治中心服务水平。


  近年来,大埔县积极响应我市“聚焦安全、整合资源、调解优先、加强督办”的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实战、实用、实效”目标,全力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实战化运行,打造了“一站式”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径,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聚焦基础建设 搭建“一站式”实体平台

  走进大埔县综治中心,面积55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内,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多个服务窗口一字排开。

  “以前反映问题都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现在来到综治中心,所有问题都能一站式解决。” 近日,前来办事的居民李先生感慨地说。李先生此前因用水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多方求助无果后,来到综治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相关部门迅速介入,经过多次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这场纠纷,让李先生和邻居握手言和。

  这是大埔县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大埔县不断强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多次召开专题研判会议,针对工作流程完善、运行机制优化,以及政法各单位、信访部门如何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判与部署。

  为实现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这一核心目标,针对阵地建设和功能室设置不够规范等短板,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协调解决县综治中心场地问题,重新优化选址,将位于县政务服务中心大院内的原县委党校行政大楼高标准打造成大埔县综治中心。

  该阵地一栋4层,占地面积436.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45.92平方米。聚焦“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将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设置“一厅十二室”,即综合服务大厅、综合调解室、首席法律咨询室、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私密谈话室、部门进驻室、综治工作室、研判分析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视频调度室、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员工作室。

  大埔县还制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制度汇编,对日常工作档案进行规范管理,明确了综治中心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运行工作制度以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机制,为综治中心的实战化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强化资源整合 集聚“多勤联动”解纷力量

  为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解纷合力,大埔县以县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为先行运行平台,实行县综治中心与县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信访超市)合署式办公,实现一体化调度,同时积极探索访调对接和矛盾纠纷 “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多元化解机制,落实县委政法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分管信访工作副县长兼任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的制度,赋予中心指挥调度、分流指派、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建议四项职权,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指挥中枢”。

  在人员进驻方面,大埔县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形式,推行“7个重点部门常驻、11个行业部门轮驻、N个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的“7+11+N”部门进驻模式,充分整合部门资源,实现了县信访接待中心全员进驻县级综治中心,县政法部门派员常驻综治中心。同时,县城综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等11个风险多发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也会结合县领导接访主题安排,派员按月轮驻综治中心。大埔县还协调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作为调解力量补充,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综合调解服务。

  “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开展以来,大埔县综治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09件。这些纠纷的成功化解,离不开各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以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沟通不畅,导致一些矛盾纠纷难以有效解决。现在通过综治中心这个平台,大家形成了工作合力,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大埔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调解优先 打造“实质化解”大埔路径

  大埔县始终秉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的理念,将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选方式。据了解,对群众反映的且符合法定调解范围的矛盾纠纷,工作人员会先行调解告知,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进行调解。对于能现场调解的,当场解决;无法现场调解的,与当事双方约定时间、地点,组织有关部门和工作力量开展调解;对于需要先行调查核实的或者适合由属地或职能单位调解的,在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交由属地或职能部门进行核实调解,有效避免了矛盾的累积。

  为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大埔县充分发挥县司法局“三员一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三支队伍的作用。结合县法院 “庭、站、点”诉源共治工作品牌打造,全面做好人民调解、做实行政调解、做强司法调解、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同时,大埔县还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教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积极作用,丰富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访前。“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开展以来,诉前调解成功62件。

  如百侯镇侯南村将杨族延庆祠理事会打造成村民自治议事场所,设立“宗祠调解室”,由“叔公头”发动德高望重的老叔公、宗族理事成员,推选威望高、明乡情、懂法律、善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支书、老教师、老专家等“五老”乡贤,参与调解矛盾纠纷。

  去年以来,大埔县还积极探索“信访+村法律顾问”机制,不断提高典型镇、村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能力,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目前,24个典型村均已配备村法律顾问。

  此外,大埔县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牵引,加强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协调联动。围绕“事要解决”的目标,加大跨区域跨部门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力度。一旦遇到此类纠纷,县综治中心迅速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相关镇(场)、部门以及 “三官一律”(法官、警官、检察官和律师)联合处理、妥善化解,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有力减少了矛盾纠纷上行。据统计,“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开展以来至2025年4月10日,大埔全县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566件,调处成功1534件,调处成功率97.95%。(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罗文燕 刘文烽  图片均由大埔县委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