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基础 三年耕耘结硕果
“产业村长”李东亮展示刚采摘的果实。(钟小丰 摄)
平远县以“免费梅州”五大政策为核心,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成为吸引重大项目的关键筹码。
平远高新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联合多部门打造“园区便民服务中心”,力推“门口办、马上办”。
2025年“百万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第三期)在县委党校开班。
走进平远县河头镇千亩三华李基地,红玛瑙般的果实压弯枝梢,“产业村长”李东亮带着果农穿梭林间,竹筐里鲜果堆积如山。在三十公里外的平远高新区创业孵化基地里,管委会副主任、党员刘伟东向记者介绍入驻企业的情况以及入驻手续:“我们联合国家级众创平台,提供从注册到融资的全周期服务,帮办代办、极简审批、融资对接——企业只需专注发展,剩下的交给我们。”
这些,正是平远县坚持党建引领,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动能的一个缩影。三年来,该县解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红色密码,在强组织、兴产业、聚人才上持续发力,一幅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平远县徐徐铺展。
产业村长 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在河头镇樟坑村海拔600多米的三华李种植基地,正迎来甜蜜的丰收季。层层叠叠的绿叶间,红润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产业村长”李东亮和果农穿梭其间,将精品鲜果摘下后,装车发往全省各地。“今年气候适宜,三华李果实品质好。我们进园采摘价8元一斤,装箱价70元一箱,目前预订量已达两三万斤。”李东亮抹去额头的汗水笑着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平远县不断深化村党组织与企业的联动协作,重点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负责人中发展“产业村长”,先后选聘两批次共32名“产业村长”,强化金融、技术等政策支持,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河头镇樟坑村的李东亮,便是从致富能手成长为“产业村长”的典型代表。他创立的纯农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已发展为省级示范社,带动30多户成员种植三华李300余亩,今年总产量12万斤左右,收入可达50至60万元。“党组织信任我,乡亲们需要我,把技术传下去,把产业做起来,看着大家收入提高,这‘产业村长’当得值!”站在挂满果实的李树下,李东亮言语朴实却充满力量。
“以前果子价格不统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导致销量不高。”李东亮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统一了价格和品质标准。镇政府也邀请市农科院专家前来指导,给他们传授种植技术,帮助防治病虫害。如今果子产量提升了,销量逐年增长,农户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在合作社带动下,成员户均增收超万元,全镇三华李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300万元。
选好“领头雁”,乡村活力足。近年来,平远县精心选育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启动“育苗”工程选聘近100名村级后备干部,其中35岁以下占53%,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6%。完善村党组织、经济联社、经营主体联动机制,探索“产业村长”“产业社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推动93%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典型村均超过50万元。
“免费梅州” 打造人才“强磁场”
“拎包入驻的政策红利,加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平远就是我们创业的沃土!”站在崭新的办公室里,广东荣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威难掩激动。他所申请的1183.02平方米“免费办公”场所,正是平远县“免费梅州”人才政策送出的诚意大礼。
“平远的营商环境优越,服务意识浓厚,‘免费梅州’政策更给予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创业红利!”在多次考察后,王华威团队于2025年1月在平远注册成立公司,成功竞得麻塘矿区采矿权。5月28日,总投资额高达100亿元的“平远县绿色钙基产业园(麻塘矿区)项目”正式签约落地。首期22亿元投资将依托平远丰富的钙、镁矿产资源,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荣丰科技享受到的“免费办公”支持,只是平远人才服务体系的一环。三年来,平远县以“免费梅州”五大政策为核心,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成为吸引重大项目的关键筹码。其中,免费住宿政策,全县5家定点酒店及配套提供超1.66万平方米空间,实现人才“拎包入住”;免费创业政策,两大基地3000平方米空间配备基础办公条件,创业门槛大幅降低;免费办公政策,提供免费办公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助推企业轻装启航;免费生产政策,10.46万平方米优质厂房虚位以待,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免费展销政策,五大广场1.63万平方米平台即将开放,助力产品走向市场。
“企业最关心的是落地效率。”在高新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刘伟东跟记者介绍,“我们提前梳理出10.46万平方米政府投资标准厂房,全部满足‘通水电网’基础条件,企业签约即可入驻生产。”
此外,平远高新区还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联合多部门打造“园区便民服务中心”,集成企业开办、社保、人才等百余项高频服务,力推“门口办、马上办”;审批改革突破瓶颈,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以信用承诺、容缺受理助力企业建设周期平均缩短3至6个月;创新实施“安静生产期”制度,规范涉企检查频次,让企业心无旁骛抓经营。
政策实施以来,已有602名新人才汇聚平远,182人咨询免费住宿政策,入住44人,建艺集团、青岛海尔等知名企业也纷纷申请入驻。
激励担当 锤炼善战“生力军”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平远县深谙此道,近年来持续在干部培养和能力建设上发力,着力提升干部“善为”的能力,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近期,一场别开生面的“百万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第三期)在县委党校开班,吸引了来自各镇及县直机关约120名基层一线优秀党员代表参加。该培训班课程设置精准、师资力量雄厚、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思想高度,又紧贴平远发展实际。学员们普遍反映,两天的学习是一次宝贵的“充电”,有效提升了理论素养,明晰了实践方向。据了解,围绕提升核心能力,全县累计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1期,培训干部达3500人次。
近年来,平远县深入开展“百万党员进党校”活动,与省广播电视局、广州大学等建立人才共育合作关系,为干部量身打造“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与经验”等10多门精品课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本领。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出,确保队伍活力。坚持“以干代训”,推动干部在实战中成长,让100多名年轻干部投身“百千万工程”或专项工作攻坚一线,组织11名年轻干部赴省直单位和广州市南沙区跟班学习,将典型镇村作为新录用选调生锻炼成长的首站,引导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壮筋骨、强底气。
此外,平远县还以鲜明导向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创新构建“五个不一样”知事识人体系,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成为共识。差异化考核激励机制更是打破“大锅饭”,优化公务员绩效考核评定等级,规定每年评为三等奖的单位比例为10%,将一等奖单位的年度考核评优比例提升至25%,奖金分配差异拉大到1000元,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记者 叶嘉瑶 特约记者 吴辉燕 袁志鹏 韩利兰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平远县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