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服务专区
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助手关爱版 > 区县动态

嘉应学院学生开展多元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7-28 11:18:01

文化润童心


美育进社区


  暑假生活开启,嘉应学院多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奔赴我市各地,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展文化下乡、暑期课堂、影像助村、政策惠民等主题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用知识服务“百千万工程”,用双手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润童心

  文学院“诗墨流光·智链非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走进丰顺县潭江中心小学,为六年级学生精心设计特色文化课程。“声动诗心 唱出诗意”古诗课引导学生吟唱经典、创作新歌,感受诗歌韵律;“探秘丰顺非遗”课堂图文并茂展示埔寨火龙、留隍云片糕等各级非遗项目,聚焦省级非遗埔寨纸花,讲述其自清乾隆以来的传承故事,并指导学生动手体验制作技法;书法课堂带领学生追溯汉字演变,体验文房四宝特性,在临摹与创作中感悟汉字文化底蕴。志愿者们以诗词、非遗、书法为桥,在少年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美育进社区

  嘉应学院小太阳美育筑梦团启动为期10天的“艺启童心·共绘成长”暑假美育公益课程,深入我市梅江区、梅县区、丰顺县、蕉岭县的17个社区,面向4至12岁儿童开展“分龄分层”教学。针对4至8岁儿童,志愿者们以马克笔、剪纸拼贴等媒介,通过“客家酿豆腐”“奶奶的围裙”“彩虹冰淇淋”等生活主题课程引导他们感知生活、抒发童真;针对9至12岁青少年,则开设素描基础和书法入门课程,从几何形体写生、汉字临摹入手,传授线条运用技巧,体会笔墨韵味。课程坚持“零代笔、重感受”理念,将观察力训练、情感表达与认知拓展融为一体,实现了艺术技巧传授与文化、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认知—表达—传承”美育闭环。

  影像助发展

  数学学院“知行合一”实践团赴五华县棉洋镇开展“绿美棉洋”主题乡村风貌影像采集活动。团队经座谈深入调研该镇特色农业与产业模式,创新提出“三维聚焦”拍摄方案,即聚焦农产品种植加工全链条、记录产业带头人故事、捕捉绿美乡村生态画卷。实践团紧扣“文化传承+产业振兴+生态保护”主线,深入水稻基地、桃驳李种植基地和生态茶园,采集涵盖种植生产、加工、包装全产业链的优质影像素材,为后续制作专题宣传片、推广区域公共品牌奠定基础,用镜头语言助力棉洋“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

  方言惠民生

  文学院“潭小助·江心圆梦队”社会实践队前往丰顺县潭江镇凤坪村、官下村,依托嘉应学院“双百行动”校地合作网络,通过多元形式开展广东省2025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推进教育惠民政策直达基层。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语言沟通难点,实践队打造客家话、畲客话方言宣传矩阵,创新制作《政策三分钟》双语视频,并设计原创IP形象“潭小助”手册辅助讲解。队员们在广场摆摊宣讲、发放手册,并进村入户走访,通过问卷调查和方言交流精准了解村民需求,重点为升学家庭解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用“细账”消除“还贷难”顾虑。

  嘉应学院学子以知行合一之姿,将青春热血融入乡村热土。文化传承、美育浸润、产业赋能、政策惠民等生动实践,既深化了校地协同育人内涵,更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广阔舞台上,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投身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智慧,为梅州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记者 李盈子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