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信息公示
《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即将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要求,现向公众公告以下信息,公示期限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一、规划概况
本规划范围包括梅江区的金山、西阳、三角、长沙,梅县区的程江、南口、扶大、梅南、水车、畲江,兴宁市的水口镇等11个镇(街)的部分村(居),总面积为498平方公里。上述镇(街)未纳入规划范围的村(居)作为协调发展区,统筹协调经济发展。规划期限为2014年-2030年。其中,近期2014-2017年,中期2017-2020年,远期2020-2030年。规划内容包括五大方面:①综合交通规划;②供应设施规划;③环保设施规划;④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规划;⑤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涵盖综合交通、供水、能源、电信、排水、环卫、环保、防洪排涝、消防、抗震防灾和人防等十一个单项工程的专项规划内容。
各专项规划内容分述如下:
(1)综合交通规划:全面推进嘉应新区内广梅汕客专(梅州至潮汕段)、梅州至大埔高速公路、国道206线改造工程、梅州客运枢纽站、“十字型”快速公交走廊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拉开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的总体框架,加快推进江南新城中轴线幸福路、如意路、吉祥路、安康路、客都大道至广州大桥延长线等主要道路建设,梅县新城西片区重要干道建设基本完成。至2020年起步区内外部交通建设进一步完善,核心区与江北古城、雁洋、畲江之间的快速路、城际轨道基本建成,核心区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基本完成,支路建设进一步铺开。至2030年,“两城五园”内外部交通、公共交通、枢纽站场建设全面完成,为嘉应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电信工程:至2017年,在江南新城、梅县新城、畲江工业园区分别新建1座电信支局;新建邮政支局3座;新建江南新城有线电视中心。至2030年新建邮政支局2座,在梅县新城新建一座有线电视中心,在江南新城新建1座移动调度中心
(3)电力工程:启动220千伏梅江东变电站、220千伏畲江连江变电站建设。电力工程:启动220千伏梅江东变电站、220千伏畲江连江变电站建设。规划梅塘、芹黄等10座110千伏变电站,按110千伏电力等级运行,电源接自现状220变线路。
(4)供水工程:完成江南水厂升级改造,恢复每天制水能力3万立方米/日。完成梅县新城水厂一期建设,规模达10万立方米/日;完成西桥水厂和东升水厂升级改造,规模达10万立方米/日。扩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水厂至8万立方米/日。新建工业新城水厂,规模为5万立方米/日;并开展相关水厂管网改造。完成梅州市自来水厂新建工程,规模达20万立方米/日;完成沿江南路北侧经由梅县新县城连接环市路供水主干管及沿江南路南侧DN1600供水干管2条供水主干管建设。
(5)燃气工程:将LNG气化站作为供气气源,规划建设东升LNG气化站一座,远期作为调峰和备用气源。规划建设天然气门站一座,规划建设江南高中压调压站、江北高中压调压站、江南新城高中压调压站、CNG汽车加气站、高压输配管、中压输配管网、中低压调压设施。
(6)排水工程:敷设建设区内排水干管,做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进行分期建设。配套建设江南污水处理厂、东升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系统;完成剑英湖、同心湖、嘉应湖等周边初雨调蓄池建设。
(7)环卫工程:完善配套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垃圾压缩转运站、每座占地面积300~500平方米。水口环卫保障服务中心、下堡环卫保障服务中心。
(8)环保工程:其中近期升级改造江南污水厂,规模达3万立方米/日;新建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规模为8万立方米/日;扩建东升污水厂,规模为1.8万立方米/日;扩建梅县污水厂至5万立方米/日;新建西阳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2万立方米/日;新建畲江镇污水处理厂,规模达3.0万立方米/日;新建工业新城中部污水处理厂,规模达3万立方米/日;产业园首期水质净化厂规模扩建至2.4万立方米/日。推进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畲江环卫保障服务中心、中部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升级改造维山村垃圾填埋场及奇龙坑垃圾填埋场;新建兴宁市水口镇垃圾填埋场工程。完成新建污水处理厂与现状污水厂扩建工程;完成新区环境园建设。
(9)防洪水利设施工程:推进梅南水利枢纽工程、梅州大堤(南、西堤)达标加固工程、梅江区周溪河金山段堤防护岸建设工程、梅州大堤(南堤)截洪治涝工程梅县区八角亭电排站扩建等工程建设。扩、改建梅塘、近梅桥、叶屋桥、下车坝4座电排站;新建三龙电排、黄竹塘电排。
(10)消防工程:规划新建消防指挥中心1个,消防分控中心2个,在北部新城、南部工业新城共新建特勤消防站2个,一级普通消防站13个。对规划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市政道路、街道,按照间距不超过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设置,对于在已建成的市区道路未设置消防栓的,必须按消防规范进行改造。
(11)人防工程:远期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避护体系。应急避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保证每个镇街及社区(村)至少建设1处室外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和1处室内应急避难场所,建成便捷、完善的应急疏散通道网。规划战时留城人口为总人口的40%,留城人口人均掩蔽工程面积为1.5平方米,地下掩蔽工程主要以单建式为主,附建式为辅防。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梅州嘉应新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曾文杰
电话:0753-2250993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科路38号3号楼1801号
联系人:徐工
电话:0371-65826709
Email:1449670006@qq.com
四、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地表水:工业园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排放对区域水体的影响。
(2)大气: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居民燃料废气、交通尾气等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3)噪声:生产机械噪声、交通噪声等噪声对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4)固废: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固废的处理处置对区域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5)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三废、市政排污管网等的泄漏以及固体废物场所淋溶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6)环境风险:主要为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和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将直接排入区域水体的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对地下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等水体环境构成威胁。
五、环保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本次评价针对建设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拟定了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运营期防治措施:
(1)水污染防治措施:雨污分流制;配置污水预处理装置,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依托市政污水处理措施处理。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道路、堆场等洒水抑尘;企业内配设治理设施等;车量尾气控制措施等。
(3)噪声防治措施:设置绿化隔离措施;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居民集中区;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降噪噪声措施。
(4)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源头控制;场区应硬化地表;采取防渗防漏措施等。
(5)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垃圾推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集中处置等。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绿化带的建设;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水生生态保护措施。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相关基础设施应依托区内的现有资源,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六、结论
综合本评价的分析,从环境角度,《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4-2030年)》的规划内容、发展目标等基本合理。通过分析,若按照本评价所提出的建议调整规划布局,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合理采纳和落实本环评报告中所提出的环保措施,同时确保环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使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是可行的。
七、征求公众意见范围、主要事项
(1)公众范围:征求公众的范围包括受该规划实施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代表。
(2)意见范围:主要征求公众对该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污染防治措施、对规划实施的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在公示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传真、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反馈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提出意见的公众请留姓名、详细的联系方式。
特此公示。
梅州嘉应新区管理委员会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