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回应关切 > 热点问题回应 > 教育
岭南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加速推进,预计明年春节后投入运营
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新地标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11-03 10:57:24  浏览:-
字号:

岭南国防教育基地项目一期所有建筑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军营风范”初现。(高讯 摄)


  在兴宁市黄槐镇,曾经作为粤东“工业心脏”的四望嶂煤矿,历经多年开采留下了生态伤痕。如今,一座承载着全民国防教育使命的现代化基地在这里拔地而起。作为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全民国防教育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面振兴老区苏区的重点项目,岭南国防教育基地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备受关注。当前,项目建设正全力加速,运营筹备同步推进,这个集军训、研学、教育、体验于一体的国防教育新地标,将在明年春节后正式投入运营。

  攻坚克难确保如期运营

  驱车进入岭南国防教育基地,机器轰鸣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基地整体形象基本完成,褪去脚手架“外衣”的楼栋,庄重的风格与国防教育主题完美契合。

  “项目规划面积2022亩,拟投资23.8亿元,分两期开发。”岭南国防教育基地总经理李晖表示,目前在建的项目一期用地面积达1542亩,拟新建理论教学用房、风雨操场、射击馆、宿舍、食堂等楼房,并保留现状礼堂和周边建筑共4栋,改造为文体活动中心、办公用房和装备库等。目前所有建筑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工作均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正忙着安装门窗和机电设备,“军营风范”初现。

  室外工程也在同步推进,绿化工人忙着补种乔灌木等植被。据介绍,基地目前已种植2000多株乔灌木,1.7万平方米地被、6.5万平方米草皮和20.88万平方米喷播绿化,让昔日的废弃矿区披上了“绿装”。此外,基地内的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室外主管网铺设也已经全部到位。

  基地建设虽取得喜人成效,但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发的雨水、台风等不可抗力因素,给项目施工带来许多困难。“面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增加作业班组、轮班赶工等方式,在守住安全与质量底线的前提下,把延误的工期抢了回来,全力保障明年春节后投入运营。”李晖说。

  据介绍,项目团队接下来将继续冲刺,确保一期工程如期完工。同时将优化课程体系,招聘更多优秀教官,完善运营预案,让这座在废弃矿区上崛起的国防教育基地绽放光彩,成为梅州乃至广东的一张新名片。

  多元特色筑就育人高地

  细看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的规划蓝图,可以发现“红色铸魂”理念贯穿始终。从定位到体验,每一处都紧扣国防教育主题,力求让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基地以大学生军训实训为核心主业,却又不止于“军训”二字。运营团队创新性地探索“军训+培训+研学+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既做好高校新生的军训保障,还承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国防教育方式。

  “目前我们已敲定2026年春季学期的军训计划,将分6批次承接粤东5市10所高校的2.78万名新生,每批学生都将在这里开启为期14天的军营生活。”李晖表示,明年下半年,计划有4万至5万名大学生和1批高中生陆续入驻,体验14天的深度军训。

  为了让军训不再是“站军姿、走队列”的单调重复,基地精心设计了一套“硬核”又有趣的教学体系。“我们聘请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胡坚教授担任军事顾问,以《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等专业教材为指导,开设12类基础教学科目和7类特色体验科目。”李晖表示,学员们除了练体能、学队列等,还能参与射击训练、无人机实操、红蓝对抗、战车体验等特色项目。同时也设有军事理论学习、军歌教学、心理健康讲座、军事团建活动等课程或活动。基地还规划了3条差异化拉练环线,21公里的大环线适合高强度训练,12.4公里的中环线和5.1公里的小环线则满足不同需求。沿途设置越野障碍区、涉水体验区等,让学员们在行军中感受红色文化,在挑战中锤炼意志。

  除了面向学生的军训课程,基地还为社会公众打造了多个“打卡点”。在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国防军事展览中心,已确定将有一批坦克、潜艇、飞机模拟仓等退役军事装备进驻。其采用丛林对抗、空降作战、侦察监视等多种作战情景+多媒体设备的虚实交互方式,让游客“解锁”智能化、沉浸式的军事体验。

  备受期待的“南天门计划”主题体验馆正紧锣密鼓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该体验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共分2层。“母舰廊道”“失重时空”“星空廊道”“紧急维修区”“星际对战”等功能模块,以全息投影科技、AR体验、VR射击等设备打造科幻交互体验场景。该体验馆让航空知识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幻文娱体验融合,将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空天科幻主题体验项目。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的工程建设、军事训练和展陈运营策划等各项工作,立足训练专业、军味十足、体验深刻、价值锻造,全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防教育全国性标杆项目。”李晖说。(记者 陈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