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是一首动人的诗,寄情也烘景,又是一条深藏大山深处的“时光项链”,神秘深邃,儒雅而优美。在平远泗水镇成文村就有这样一条盐米古道,隐藏在大山深处,诉说着动人的传说。
驱车沿着蜿蜒的公路,盘旋至泗水镇梅畲村与成文村交界的东华庵旁下车,开始行走古道。一小段后,见一亭亭玉立的大石头屹立前方。该村负责人告诉笔者,此石仅一点着地而千年不倒,又正好在庵庙旁,被村民称为“仙人石”。继续行走,前方未经雕琢的石头砌结的古道一直在眼前延伸,不时可见肚兜状、元宝状的大石头就在路旁身畔。古道周围群山环绕,鸟啼深涧,山间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村民告诉记者,若逢雨天,远远就可见几十米落差的壮观瀑布。在一转弯处,几十株李树花开得正盛,让人眼前一亮。
继续前行,我们见到了一座高几十米、最宽处同样几十米的巨石,该村负责人介绍这就是传说中每天会出一斗米救济穷人和庵庙和尚的神石“斗米石”,也就是成文村原名“斗米石”的由来。
往古道深处走去,眼前一景让人不由得停下脚步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两块大石头组成的图案恍如丹霞山的“阴元石”或是三清山的 “玉女献花”。村民告诉记者这叫“妹子石”,路上的行人走累了都喜欢到这里歇脚,当地百姓有一个传说:村中待嫁的闺女到这里走上几圈,就能嫁到如意郎君。故“妹子石”为当地村民所喜爱。而此石对面的几块大石块,据说是被凿成了好几段的“男人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传说“男人石”类似丹霞山“阳元石”,明清时期有风水先生说此石完好村中男人会出去周边村落“找妹子”,所以族人找来壮汉把此石断为四五段,以维护村中家庭和睦稳定。历史传说足以博人一笑,同时彰显了该村和谐团结的氛围。
据了解,成文古道是古时平远蕉岭的官道和贸易共用的驿道。相传南宋末年,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退入广东,官兵由此道进入梅畲休整。明清时期蕉平两县贸易发达,往来的人很多,是粮食、布匹、食盐和土特产的重要运输通道,全长约23公里,其中成文境内约8公里。
该镇负责人告诉笔者,由于近年来镇村加大保护力度,成文古道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今年元旦时,省古驿道考察组也专程到成文考察,认为古道的宽度以及完整度在广东境内较为罕见,沿途散布着众多古迹,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是优质的旅游资源,极有开发保护价值。
目前,成文古道一如隐藏深山的大家闺秀,还不为人们所熟知,镇村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以保护修缮,配套相关旅游设施,方便各地游客前来古道徒步探秘,领略沿途的旖旎风光,享受远离喧嚣的乡村悠闲慢生活,品味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