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梅州体育信息网 > 工作动态
李广铸:我和李惠堂一起踢球
来源:本网  时间:2013-09-29 17:06:03  浏览:-
字号:

李广铸,今年92岁,五华县退休干部,是五华唯一曾和世界球王李惠堂一起踢足球的在世者,曾和李惠堂一起参加为抗日筹集经费的义赛,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收藏关于球王李惠堂的各类资料。时下,正是梅州全力推进足球“申遗”的关键时期,记者怀着对球王的崇拜,以及对足球的喜爱,专访了这位老人。

1 、为抗日筹集经费参加义赛

记者:和世界球王李惠堂一起踢足球,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骄傲,其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

李广铸:1941年香港沦陷,敌伪相互勾结,想利用球王的名义组织足球队前往长春参加伪满登台十周年典礼。他们先后致函致电给李惠堂,声称派专机到香港“迎接”,并以高官厚禄利诱。李惠堂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拒绝,并辗转澳门、广州、南宁等地回到家乡五华锡坑,组建了航建足球队,并带领航建足球队到兴宁、梅县等地巡回访问比赛。当时,我正在梅州中学读书,任学校足球队的队长,球艺较好,很快就得到球王认可,同时,我和球王又是同乡,还是叔侄关系,所以我能和球王一起踢球就是很自然的了。

1943年,为响应宋庆龄发起的慰问抗日伤病员、孤儿和黄河决堤救灾号召,李惠堂组织足球队在韶关、桂林、南宁、重庆、成都等地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举行足球义赛共计138场次,收入款项全部捐献给慰问抗日伤病员、孤儿和黄河决堤救灾之用。

第一场义赛是在韶关举行,那时候广州已经沦陷,韶关相当于省会城市,我在韶关参加高考,也参加了那一场比赛,后来球队去了桂林、南宁等地继续比赛,我因要高考就没有一同前去。

李惠堂是球队的核心和灵魂人物,场上司职中锋,球队的技战术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他在打造。我在场上的位置是左辅或右辅,主要职能就是为球王输送“炮弹”。球王经常提醒我,比赛过程中退到中线即可,发起进攻时才能及时冲到对方球门附近。我现在想想,这是一种极佳的策略。

2 、球王自创卧射绝技

记者:作为世界球王,李惠堂精湛的球技已经得到世人的认同和赞誉,你觉得球王踢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李广铸:球王善射闻名中外,他射门角度刁钻,办法多,力度大,命中率高,极具威慑力,且射门时,不论什么方向,位置角度高低,都能力发千钧,但他的杀手锏是卧射绝技。由于球王球技精湛,比赛时对方都会安排多名球员对他贴身防守,限制他发挥。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每当在禁区前无法起脚射门时,便采取突然摔倒的方法,一来是迷惑对方放松防守,二来是倒 地后扩 大了自 身周边的范围,可以从容起脚扣射,这一办法屡屡奏效。球王一生共进多少球尚无精确统计,从其球友的不完全统计和媒体记载,到1947年挂靴时止,球王共进球近2000个,其中卧射进球数占了一半以上。

3、球王是个文武全才

记者:现在网络、媒体以及史料等关于球王的记载,大多局限于球王在球场上英姿,我们对球王在球场下的情况知之甚少,我们渴望对球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李广铸:这个问题问得好。球王是个文武全才,但由于“世界球王”的称号太响亮,基本上覆盖了球王“文”的一面。球王的诗歌写得很好,还专门出了《鲁卫吟草》等诗集,有写人,有记事,有写足球,有写家乡,还有抒发爱国情怀等,常常以诗歌自勉。“不期富贵不期王,但愿疆场我武扬,待振雄风光国族,万花缭乱莫轻狂”。这是民国

24年的时候,球王率领南华足球 队获得 双冠军时赋诗自勉。

球王的“文”还体现在他从足球运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著有《足球经》、《球圃菜根集》、《足球技术》、《足球规则诠释》、《从母胎到现在》等作品。他提倡足球要在普及中提高整体水平,他认为普及和提高是一种辩证关系,球场上要注意协调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他常常说,进球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的荣誉,如果没有另外10个人的努力,你一个人技术再好,也是徒劳。

4、“我想建一个球王展览馆”

记者: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进足球“申遗”,旨在进一步发扬球王精神,擦亮“足球之乡”这块金字招牌。你作为球王精彩人生的主要见证者,有什么好建议吗?

李广铸:球王不但在球场上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比较全面的足球理论著作,而球王本人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振兴足球,我想,建一个球王展览馆,把球王精神发扬下去,对振兴中国足球会有很大帮助。

李惠堂的故居联庆楼,已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可作为馆址。几十年来,我收集球王的资料比较丰富,有文字、有图片,包括球王本人原著经验总结,现场球艺示范图表,奖章、奖状、奖杯、纪念文集和足坛专家对球王的评论文章。同时,我还可以继续向香港南华体育会、五华旅港同乡会以及球王亲友等,广泛收集球王资料。

展览馆建成以后,将会吸引广大球员、球迷和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旅游。同时,要把有关球王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编订成册,供游客学习借鉴,其影响力将是非常深远的。

记者手记

采访李广铸的过程是轻松而愉快的。他虽已92岁高龄,但他的气色非常好,思维还算敏捷。明白我的来意以后,他显得很是高兴,带我看他的书房,搬出一摞摞关于球王的资料,还专门将自己写的《世界球王李惠堂足坛辉煌成就与现实意义》、《倡建世界球王李惠堂展览馆的意见初稿》两本手抄本送给记者。

采访过程中,某些记忆不是很清晰的,他就翻出资料认真地找,找到了还一句一句地读出来。从他的手抄本以及采访的对话中,我能深深感受到,作为和球王一起征战“沙场”多年的悍将,李广铸是多么渴望球王精神得到发扬光大,球王的经验能够得到传承,足球运动能够广泛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