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今日风采 > 环境保护
丰顺县丰良镇人大代表用智慧与担当架起“连心桥”
畅通污水治理“民生路”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8-27 11:08:25  浏览:-
字号:

  曾经污水横流、沟渠散发异味的丰顺县丰良镇乡村,如今清水绕户、绿意盎然。

  这场蝶变的背后,是“百千万工程”的强力驱动,更是丰顺县丰良镇各级人大代表智慧与担当的体现。他们扎根田间、倾听民声、监督落实、带头示范,为农村污水治理注入强劲动能,勾勒出一幅生态与民生共赢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履职“三步走”

  打通治理“脉络”

  面对全镇22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的复杂治理需求,丰良镇各级人大代表以“政策宣传员”“民意传声筒”“质量监督员”三重身份全程发力。

  政策落地“零距离”,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议事会及线上平台,用方言俚语解读污水治理意义,打破“政府工程”与群众间的隔阂,让政策直达民心;民意汇聚“精准施策”,规划初期深入农户调研,梳理出管网布局、设施选址等诉求,通过代表建议直报机制推动决策优化。小椹村示范点“因地制宜”的管网设计,正是源于代表对村情的深度把握;质量护航“全流程”,代表们对照施工清单开展常态化监督,建立问题台账督办整改,协调解决用地矛盾、施工梗阻等问题,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双达标;从“要我治”到“我要治”,代表带头破局,基层代表以身作则,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一环”。

  清水润家园

  红利惠民生

  走进丰良镇小椹村,正在菜园里忙活的蓝阿婆从摇水井里取水浇菜。

  “以前浇菜的水要从家里面的化粪池里挑出来,比较不卫生。现在污水处理后引到菜园里,浇菜用水方便多了。”蓝阿婆开心地说。

  原来,村民家的生活污水经过集约处理,根据村民需求再分散到各个果园、菜地,让“污水”变成“肥水”。这正是丰良镇污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目前,丰良镇77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开工率达100%,69个村完工,预计今年8月份全面完成项目建设。成效背后,是代表推动的“示范引领+群众参与”模式。

  小椹村污水接户率超95%,300余户实现全收集,处理后尾水用于农田浇灌,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富余尾水经地下净化系统和美人蕉绿带处理后汇入河道,既改善生态又美化环境,曾经的臭水沟化身清澈景观河;各村成立管护小组,代表定期监督设备运行,联动开展维护,避免“建而不用”困境。

  丰良镇人大主席黎仁凯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代表督政+群众自治”模式,推动剩余村庄治理提速,并探索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多元化路径。人大代表们将继续扎根一线,从“污水治理”延伸到“生态管护”,以“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让“清水绕村、肥水润田”成为丰良常态,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持久魅力。

  从“污水靠自然蒸发”到“清水润家园”,丰良镇以人大代表为纽带,将治理短板转化为生态长板,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更催生了发展“价值”。这座架起的“连心桥”,正承载着丰良迈向绿色未来的铿锵步伐。(记者 王锐 通讯员 刘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