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晚,丰顺县埔寨镇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烧火龙”表演活动,吸引了周边村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埔寨火龙表演包含“烧火龙”“烧禹门”和“烧烟架”三大项目。晚上8时50分,活动正式开始,火缆队、喜炮队、锣鼓队引出“火龙”,绕场三周,“金龙出洞”,向观众致礼。随着“火龙”被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几十名赤膊壮汉手擎“火龙”,在绣球的逗引下绕场舞动,“金龙”吐出串串金珠,“龙”身闪烁,发出五彩缤纷的火花,“孔雀”“金鲤”“龙虾”等争当先锋,在前开路。刹那间,“火龙”在火海中翻腾飞舞,礼炮声、喝彩声、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火龙”所到之处,“龙”喷烟火,火花四溅,蔚为壮观。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出现了以“埔寨舰”命名的新“面孔”花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我们以福建舰、六代战斗机为参照,制作了‘埔寨舰’和六代战斗机造型的花灯。”埔寨手艺人张锦威表示,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埔寨烧火龙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记者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