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历史沿革 > 民俗风情
客家民居建筑
来源:本网  时间:2016-09-28 09:33:13  浏览:-
字号:

客家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造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隐含着许多文化精神。

历史起源

围龙屋图册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梅州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客家围龙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一般的围龙屋占地8-10亩,大的围龙屋面积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

梅州客家围龙屋共有2万多座,遍布梅州二区一市五县。其中,价值高、规模大的围龙屋主要分布在梅县区、梅江区、大埔县和兴宁市。如:

大埔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位于西河镇车龙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建筑面积418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围,内有18个厅、13个大井、99个房间;整个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举、雄浑严谨、气势壮观,是一座超大型围龙屋。

大埔花萼楼,位于大东镇联丰村,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近400年历史。花萼楼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内环一层30个房间,二环二层60间,外环三层120间,楼高11.9米。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

梅县丙村镇仁厚温公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南北长87米,东西宽120多米。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龙,拥有480多间厅堂、房间。上世纪70年代,曾同时居住了500多人。它是唯一收入《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是梅县迄今发现最大围龙屋。

梅县程江镇万秋楼是由旅居马来西亚华侨夏万秋先生于1920年所建。万秋楼揉中西建筑于一体,西式尖屋顶大钟楼,中式客家围龙屋,富丽堂皇下更显客家朴实精神!当时总面积5000平方米,因地方占用部分土地,现仅有4000平方米。

梅江区三角镇承德楼,承德楼位于梅州市中心区,于1885年奠基1896年完工,历时十年建成,占地面积3780平方米,双层土木跑马楼结构,三堂二横一围龙,八厅八井十八堂,楼上楼下共有八十三间房间,分前园围风水池塘和后园围风水果树,整层呈椭圆形。

兴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故居位于兴宁市。是一座建于1927年的三堂二横客家古民居,是客家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客家民系崇尚自然、天圆地方、天地人一体同春高超设计理念的展现,是客家古民居四角围龙建筑的典型代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公告为“不可移动文物”。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只要具备六项条件之一的即可获得批准,而梅州的客家围龙屋经比对符合其中四项,完全具备“申遗”条件。现梅州已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希望通过“申遗”,把梅州的客家围龙屋,打造成世界的文化旅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