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船灯舞是平远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客家地区乃至广东省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2006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1月,平远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船灯舞之乡”。
平远船灯舞在平远县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以及喜庆丰收之时,差干、仁居、上举、泗水等地的群众便由家族或村寨自发制作、排演船灯舞,以此来庆祝节日,表达丰收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远船灯舞表演形式有单船、双船、三船或多船,通过追船、跳船、漂船、旋船、拉船、汇船等表演。船灯舞由3人表演,有男女演员各1人,男饰老翁,女饰孙女,以歌为主,分别在船头、船尾表演,还有一个藏在舱内操纵彩船,用一布条系于舱内前后对角处,伴在双肩,双手抓紧前后横档另一对角处。表演时,将船体舞动,前后左右行进,停靠摇摆自如,全由操船者控制,舱内舱外表演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自始至终给人以“船在水中行,人在船中舞”的韵味。伴奏乐器以民间管弦乐器如唢呐、笛、扬琴、三弦、板胡、二胡等为主,有时还加上锣、鼓、钹、铛等打击乐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曲调大多为民间小调,如《渔家乐》、《闹元宵》、《迎风斗浪》、《夜行船》、《卖杂货》、《十二月古人》等,表演内容起初为爷孙两人出海捕鱼,娱乐升平,以后逐渐增加男女谈情、劝世讽俗之类的内容,无一定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