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举人出身。历任驻日、美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署理湖南按察使,是清末杰出爱国诗人,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黄遵宪在任驻日参赞四年多时间里,潜心研究日本明治维新历史,先后费了八九年时间,写成50余万字的《日本国志》,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给当时中国维新派提供了很多新鲜的改革经验。
黄遵宪在当时国力贫弱的情况下,充任十数年的外交官,持节不屈,不亢不卑,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保护华侨做了大量工作。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甲午战争失败后,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黄遵宪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过从甚密,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维新运动,先后参与强学会和创办《时务报》,为维新变法大声疾呼,得到光绪帝的赏识,召见咨询。
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间,黄遵宪以丰富的阅历,襄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被清廷解职放归。黄遵宪著作除《日本国志》外,有《人境庐诗草》、《人境庐集外诗辑》、《日本杂事诗》等。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我手写我口”等诗歌主张,在中国诗坛上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