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梅州 > 历史沿革 > 梅州名人 > 古代人物
宋湘:才子风流耀古今
来源:梅州市旅游局  时间:2012-05-07 11:12:05  浏览:-
字号:

编者按:今年是"梅州八贤"之一、清朝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先生诞辰250周年,梅县各界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客家先贤的生平事迹,我们特推出此专版,以表达对宋湘先生的崇敬和怀念。

宋湘(1757-1826年),字焕襄,号芷湾,梅县白渡镇象湖村人,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亦是一位廉洁爱民的清官,被清朝嘉庆皇帝授封为"岭南第一才子",名列"梅州八贤"之一。

宋湘

为官:"要与民间验辛苦"

宋湘自幼聪敏,7岁启蒙,9岁能文。但他入仕并不顺利,经8次县试始中秀才。37岁参加广东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举人)。嘉庆四年(1799年)参加会试,后参加殿试,中二甲十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士,时年已44岁。

嘉庆六年(1801年)春,宋湘应惠州知府伊秉绶之邀,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嘉庆八年(1803年)出任广州粤秀书院院长。嘉庆十年(1805年)散馆返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国史馆总纂、教习庶吉士等职。嘉庆十二年和十三年秋,先后出任四川、贵州乡试正主考。

嘉庆十八年(1813年),宋湘时年58岁,出任云南曲靖知府。他在云南为官13年,中间曾代理广南、大理、顺宁、永昌、楚雄等府及迤西、迤南道尹。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廉洁,常勉励自己"要与民间验辛苦",鼓励人民勤于耕牧,并把自己的薪俸大部分用于兴办当地公益事业。初至曲靖,正逢当地水患之后,灾民遍地,满目疮痍,宋湘便积极带领当地民众修城治水,号召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把水患制服,受灾百姓得到了安置。后到马龙州,见当地边民不会纺纱织布,穿衣无着,便将自己的俸银购新纺车500架和木棉一批,让妻子王素云教妇女纺织,所织之布为当地人民称为"宋公布"。在广南府时,见城内地高,用水困难,则捐款并亲自勘测水源,凿东、西两塘,引水至城,供百姓饮用。代迤西道尹时,所属地域饥荒、瘟疫流行,他捐俸银抚恤并组织百姓生产自救,还自购松籽三石,分发群众,指导植树造林,使原来光秃秃的点苍山成为一片翠绿。他本人也亲自到翠峰山种了一片青松,人们称为"太守林"。在永昌府时,见郡中书院失修,又捐俸银170两,修复书院,使文教渐兴。

宋湘不但能文,还懂武。他任永昌府(今保山市)知府时,因府属境内湾甸一位土司死后无嗣,土司族人景在东趁机篡位,欲聚众千余人扬言要攻打永昌城。宋湘获悉后,在组织乡民亲自操练的同时,派人秘密潜入湾甸,做景在东势力的分化瓦解工作。经精心策划,宋湘见时机成熟,遂率领乡团突袭土司衙门,生擒匪首景在东,为民除害,安定了一方秩序。

当地百姓极为感念宋湘的恩德,为其塑像建祠,立碑奉祀。在《云南大理图书馆记》中有这样的评价:"明清两代人至云南的外省人当中,宋湘是最受人们尊敬和称赞的一位。"

道光五年(1825年),宋湘因政绩显著,升迁湖北督粮道。

道光六年(1826年),宋湘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睡眠中逝世,终年71岁。宋湘为官期间,薪俸大部分用于为民众谋福利,家徒四壁,存银无几,惟诗文墨宝颇丰,为封建官僚中所鲜见。

建国后,宋湘被评为"梅州八贤"之一,其铜像立于梅州大会堂,供后人瞻仰。

为诗:"红杏花开第一枝"

宋湘生平著述甚丰,诗作尤为出类拔萃,是清代中叶岭南三大诗家之一,极为时人所称颂。宋湘的诗作共有一千多首,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技巧圆熟,风格豪迈,有的描摹风土人情,有的点染山川景物,有的反映灾荒战乱,有的揭露时政弊端,有的追怀历史人物,有的咏叹民生疾苦,全面反映了清朝的社会现实、自然风光以及他的内心世界。其诗赋内容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有《不易居斋集》、《丰湖漫草》、《丰湖续草》,这是未登仕途时的诗作。第二部分有《燕台剩沈》1卷、《南行草》1卷,这是身居京师和出任云南曲靖知府前的诗作。第三部分有《滇蹄集》、《楚艘岑》1卷,这是在云南为官和后升迁湖北督粮道时的诗作。此外,还有《诗话》、《散文集》、《经解》等著作,均收入《红杏山房诗抄》。

宋湘的诗俊爽、沉稳,自成一家,艺术风格独特。《清史列传》:"粤诗自黎简、冯敏昌后,推湘为巨擘。"《清史稿·儒林传》载有其事迹,并评曰:"湘性豪迈,下笔显倜傥雄奇之概,诗磊磊落落,自成一家";全国著名学者、诗人钱仲联题《人境庐》诗赞曰:"南邦屈(翁山)宋(芷湾)无前辈";诗人黄遵宪以"我与芷湾是同乡"而自豪;丘逢甲称颂其"红杏花开第一枝"。

在联对方面,宋湘才思敏捷、才气逼人。清嘉庆10年,宋湘从京都回广东路过南粤雄关梅岭,在岭南驿站旁边一凉亭歇息时,见南来北往,过客匆匆,油然而生万千感慨,撰写了150字长联于驿站墙壁上,尽情刻画了沧桑世态、苦涩人生: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迭迭,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诸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你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民间流传不少宋湘应对之作(一般为别人出上联,宋湘对下联),幽默诙谐,生动风趣。如:

雨打门前芭蕉叶烂;风吹窗外瓜棚藤落。

深夜过河,脚踏满天星斗;清晨拆画,手卷万里江山。

泥中捉滑,不知泥滑滑滑;花下焚香,难辨花香香香。

白渡桥头,白屋白鸡啼白昼;黄泥墩上,黄沙黄狗吠黄昏。

嘉庆10年(1805年),嘉庆皇帝做寿,翰林院要悬匾志庆,宋湘不假思索,首先站出来挥毫疾书"顺穆康宁,雍焉乾德嘉千古;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横书"上大人"。这一对联,把清朝几代皇帝的帝号串联起来,且配置得体,平仄协调,确实表现了他过人的才华,加上那潇洒传神的书法,使嘉庆皇帝龙颜大悦,点头赞许,即称宋湘为"岭南第一才子"。

书法:"竹叶蔗渣俱妙笔"

宋湘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正、隶、行、草等书体,豪迈雄劲,如天马行空,气势超凡,除了善用毛笔之外,竹叶、蔗渣随手捡来照样挥写,甚至用抹布、扫帚同样能写出出神入化的大字。故丘逢甲有诗赞他:"伯牙台上记留题,更写西湖五别诗。竹叶蔗渣俱妙笔,米颠书法杜陵诗。"

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龙藏宋墨题咏》评曰:"芷湾草书,章法磊茫,笔致潇洒,往往一纸书出辄为时贤所倾倒。"这一评说,是民国14年(1925年)由朱鹤、黄伟磐等九十多位文人学者就宋湘为广州龙藏寺(今大佛寺)题联"往来资白业,谈笑出红尘"设坛品赏时,所作出的评价。一联引来百咏,正是反映了宋湘书法为时人所倾倒的情况。

宋湘的书法章法磊落,笔致潇洒,留给后人的墨宝也很多。梅县档案馆和博物馆分别收藏有他的殿试考卷(复制本)、"山惟镇静生群物,海以宏深纳大川"行书对联,湖北汉阳有用竹叶书写的《伯牙琴台题壁》,广州有"粤海关"匾额,惠州有"丰湖书院"匾额和"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对联及用蔗渣代笔写的《湖上五别诗》,昆明筇竹寺有用草刷蘸紫土写的"玉案山"匾额和"护门帷遣白云,听钟声何处;依杖却分青霭,话竹色当年"对联等。

(游文君 翁尚华 饶延志)

照片由肖根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