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德胜先生简介
姚德胜,1859年出生,平远县人,近代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兴学育才倡导者。幼年家贫,中途辍学,赴马来西亚锡场当矿工,后致力于开采锡矿等业,成为南洋巨富。因开发马来西亚怡保有功,享受殊荣。于当地创办中华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嘉应会馆等团体,为维护华侨权益及兴办教育事业作出颇多贡献。捐巨资支持辛亥革命,荣获孙中山颁发之"一等嘉禾勋章"。身在南洋,心系桑梓,回国定居后,他锐意建设家乡,投资创办纺织厂,开客家地区于农村发展现代工业之先河,恪守"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之原则,不遗余力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地方教育,广泛捐资兴学育才,殚精竭虑,不幸于1915年溘然长逝,终年56岁。
姚德胜
1、十九岁只身闯南洋
姚德胜,字峻修,号克明。清咸丰九年(1859年)出生于平远县大柘乡高甸村。兄弟3人,他居长。父亲姚芝庭,母亲林氏,均以耕田为业,家境清贫。姚德胜从小就怀有远大志向,与普通小孩子不同。父亲叫他牧牛,几个月的时间他就能想办法把牛养得很肥壮。在家乡的劳动把他锻炼得膀大腰圆、身强力壮。以后父亲带他到离乡60里外的江西寻乌、门岭一带,肩挑贩运米粮,回家卖,但整天汗流浃背,也不过赚得数十文钱,不堪一家一日糊口。他想,做这种生意,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总觉得乡间没有什么事情适合他做,内心苦闷彷徨!
姚德胜19岁那年,有一天,他听热柘"水客"余宗二说,到南洋去有机会发到大财。他心中大喜,即回家收拾简单行囊,告别父母,随同水客余宗二,由家乡坝头坐小民船,顺流而下,经新铺、松口而至潮州府之汕头,转乘船到香港。其时尚无轮船,乘"夹板舟",由香港经过1400海里之"七洲洋",到达新加坡。再由新加坡转到马来西亚芙蓉埠,由老水客介绍在一家锡矿场当雇工。俗话说:"英雄不怕出身低",他欣然参加矿工队伍干苦力活。
姚德胜初入矿场,样样生疏,只能拿一份最低的每月七八元的工资,做一些搬运泥土、推送矿车等粗重的工作。他年轻,身体好,力气大,工效高,得到矿主的信任,工资逐步增加,除供自己伙食零用之外,还可以积蓄一点。只一年时间,就把老水客们垫付的旅费还清了。他虽是做一个工人,却留意考察采矿各部门的工作和公司的组织以及锡矿的精炼、外销等问题,又打听到怡保埠的锡业更为发达,前途更大,工人待遇也好些,乃离开芙蓉埠,托朋友介绍,到达怡保某矿场,担任工头职务。又过了两年,手中有一些积蓄,就不再为人当雇工,而改业当小贩。
2、开发锡矿一举成名
姚德胜做小贩,经常深入乡村,和当地土人交易,学会了一口马来土话,和马来族人,也混得很熟。不久,他开了一间德和店,经营杂货生意,由小贩一变而为老板。他很会做生意,又诚实无欺,所以营业额蒸蒸日上,赚了不少钱。怡保是著名的锡矿蕴藏地,他对于开矿,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除做生意之外,又开始向锡矿业投资,买矿山,雇工开采,成为华侨经营矿业的先进。有一次,他开得"锡米仓"(蕴藏锡矿含量极丰的矿床),轰动了霹雳全邦,真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就成为大财主了。
姚德胜开矿成功之后,更向各方发展。他继续利用资本,收买矿地,共达数千英亩之多,并采用新式机器,装水管,引入矿场十里外的河流,用水力开发,产量大大增加。单水力装备一项,就值当时银圆50余万元,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他又和当地富商郑贵、陆佑组设公司,承办霹雳、森美兰各邦的酒税和典当税,也是有利可图。这时,姚德胜管理矿务各厂、场,兼办酒税、典当税,统辖几十个机构,指挥数千名员工,有条不紊,使得上上下下心悦诚服,这才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干。
姚德胜一方面经营自己的工商业,一方面为当地谋公益。怡保因为锡业发达,前去谋生的华侨,一天天增加,工、商各业随之繁荣。为联络侨胞感情,发展侨胞事业,姚德胜首先捐出巨款,创建霹雳嘉应会馆、中华总商会、矿务农商总局,又为教育侨胞子女,创建霹雳育才小学、中学,又资助应新、明德两所学校。当时的怡保市,还是旧式市场,范围狭小,市容卫生很差。当地政府为扩大市区、改进市政,乃规划了一片新市区。但因地处偏僻,很少人肯去投资建设。政府乃请姚德胜首先建店铺300间,以资倡导,他慨然答应。那时霹雳人口还很稀少,一切物质条件,都不具备,担任这么大的建筑工程,人家都替他担忧。但他有气魄,有毅力,一下子拿出数百万元的资本,到数十里、数百里外,招集工人,购置材料。动工之后,他又亲临指挥监督,工程进行得很顺利。300间店铺,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初担忧的人,变为信服。本地土人和英国人,也为之敬佩。英国派驻吡叻的参政司名叫滑士的,尤为器重他。此后凡当地有什么建设都要和他商量,因为他已成为实际的华侨领袖。现在繁荣的怡保埠还可见到他当年的伟绩。市内还有"姚德胜街"、"德和园"和"姚德胜巴刹市场"供后人怀念。嘉应州人黄遵宪,在光绪十八、九年间,为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也仰慕他的大名,和他一见如故,成为很好的朋友。黄遵宪的声望地位、学问文章,在思想上也给了姚德胜不小的影响。
3、热心公益捐资兴学
姚德胜在怡保完成大部分各项公益建设事业后,乃着手举办家乡各项公益事业,并频繁来往于平远、怡保之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父亲卧病,他侍奉汤药,在家停留一段较长时间。一天,父亲在病床上对他说:"听你叔说今年大旱,农业歉收,市场米价很贵,一石谷要五块多钱,穷苦人家买不起,都到山上采挖树叶野菜充饥,你要拿钱出来,救济他们,不限本乡,也不限自己的亲友,要全县穷人都得一点实惠。"他遵照父亲的意旨,请其叔叔到县城,商请官家主持办理,召集各乡绅士商量,查明受灾人数,或发给米粮或现款,概由姚德胜负担。平远县这场天灾,总算平安度过。接着他又在县城创设平远15乡太平义仓,在大柘圩创设大柘乡太平义仓,在各义仓捐出稻谷数千石,以备荒歉。这种救灾、备荒的义举,由县逐级申报到朝廷,当时的光绪皇帝赐给他"乐善好施"四个字,派御史黄遵宪送来,并准他建立牌坊,以供后人景仰。
清光绪末年,废科举,改新学,姚德胜受到黄遵宪的鼓励,在家乡兴学育才,进行"百年树人"的事业,拨出10余万元,首先在羊子甸创设芝兰小学。这间小学,建筑宏伟,设备充实,教职员待遇优厚,可算全县第一。尤其买了很多图书,订购中外各项报纸杂志,供人阅览,开地方风气之先,也为平远人参加孙中山革命开辟了一条思想通道。
平远县立中学,于1906年开办,姚德胜乐捐开办费5千元。原设在县城(仁居),地点偏僻,附近人口稀疏,学生很少。本县大多数人,都希望把中学迁到比较适中的大柘乡,以便利多数学子。民国初年,姚德胜又慷慨捐献5万元,把其中的半数用在羊子甸建筑可以容纳500名学生上课和食宿的校舍一所;其余半数,则购置田产,作为学校的产业,以之为永久经费。民国五年春季,就在新校舍招生上课。可惜他在民国四年(1915年)1月8日,就与世长辞了,没有看见新校的落成。从此,平远县立中学的经费和设备,都日见充实,得以延聘嘉属第一流教师,校务蒸蒸日上。为了纪念他,把姚德胜的诞辰阴历九月十八,定为校庆,全体师生休假纪念。
此外,梅县东山中学,蕉岭县立中学,大柘景清、四民两小学,他都捐过很多钱,助其成立发展。他捐资兴学的事迹,于民国初年,由地方官详报政府,获得一等奖章。
1906年,蕉岭县丘、傅两姓,因争一处山场,引起械斗,双方各有死伤,地方官绅无法解决。姚德胜听到此事,愿出钱为他们和解,把相争的山场,由两姓同意卖给他,再由他捐赠,作为公地,两姓都各得一份价款。双方死伤的人,也由他负责,照两姓各自订立的死伤抚恤办法,照数给予抚恤金。他亲自出马,拿出3千多银圆,邀集两姓当事人,订立和解约,大家都感谢他的好意,立刻化干戈为玉帛。
民国初,地方混乱,秩序没有恢复,政府财政困难,全省军队粮饷,常常向各县摊派,地方团警伙食,也都就地筹措。这关于增加县民负担的大事,往往时限又急,地方官绅必然请姚德胜想方设法。他对于这些事,如果数目不大,就由他一人负责,名义是全县人的,如果数目过大,就由他出一半,全县人共出一半,他替全县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清朝时候,黄河水灾,他一次就捐白银6万两赈济,得到清廷诰授资政大夫候选道职衔。辛亥革命,他捐献白银7万元作军饷。民国成立后,得"一等嘉禾勋章"。
姚德胜除在地方上办理救济、教育各项公益事业,和排难解纷之外,还在他的故居羊子甸,陆续建造了宽敞华丽的住宅3所,西式店铺数十间,开设万和饷当和印刷厂、纺织厂等。凡可以促进文明、繁荣经济的事,他都大力提倡。他还计划疏通由大柘通关上至蕉岭的河道,以便通行民船。并计划把平远县政府,迁设大柘,交通、发电都有规划,仿照怡保市建设新的县城。他在家乡居住的时候,规定在南洋的代理人,每月必须汇款10万元回来,为实现上面各项计划的费用。他的意图,想把平远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县,由大柘开始着手。
4、风范长存
由于长期劳心劳力,姚德胜不幸积劳成疾,于民国四年,溘然长逝,终年56岁。他谢世时,仍深以未尽生平心愿为憾,弥留期间,谆谆嘱其子孙,务要按计划建好平远县立中学校舍,为平远培育英才。
一代侨星陨落后,一时家山乡亲泪洒,海角亲朋生悲。治丧期间,自发前来其灵前哀哭者不计其数,安葬之日,送殡者多达万余人。噩耗传到马来西亚时,侨胞无不含泪北向,遥寄哀思。
姚德胜这位人们景仰的侨领,虽然长逝,但风范长存。他的一生,弘扬了客家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爱国爱乡的美德和精神,值得后辈景仰和传颂。
姚德胜谢世距今已有90多年,他一生业绩丰硕,风范犹存,乡亲们和旅马侨胞仍深情怀念着他。民国初年,平远就有一首五句板的民谣歌颂他:"平远算来十五乡,乡乡唔当大柘乡,大柘有个姚德胜,声名飞过七洲洋。"平远县上世纪九十年代编纂的新县志,也为他立传入志;现在,平远中学设有姚德胜生平事迹展览室,以其爱国爱乡的事迹教育后代。
(本报副刊部集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