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区县工作报告
五华县2006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五华县政府公众网  时间:2006-10-31 16:35:15  浏览:-
字号: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6年10月 17日在五华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五华县人民政府县长 黎健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3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发挥民资民力丰富一个优势,高举发展经济和维护群众利益两面大旗,突出招商引资、发展教育、计划生育三大工作重点,达到实干兴县、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廉洁从政四项要求的工作思路,抓住机遇,狠抓发展,全县城乡经济活跃,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县十二届人大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在脱贫奔康和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可喜步伐。

  一、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3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摆脱低位运行态势,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200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7.74亿元,比2002年增长30.6%。其中:2005年比2004年增长8.5%,是我县近八年来的新高,“十五”期间年平均递增8.7%,比“九五”期间快4.1个百分点。2005年县级完成财政总收入6.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358万元,同口径比2002年增长12.2%。特别令人鼓舞的是,龙狮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我们的艰苦努力、积极争取,顺利列入了省“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我们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03年以来,我们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民资民力优势,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精心组织各类招商引资活动。至目前,全县共引进投产项目113个,投资总额13.19亿元。我们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砸锅卖铁的决心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推进工业区和两大经济走廊的发展。水寨工业区规划面积8000亩,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引进企业32家;广东五华经济开发区引进企业7家;两大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不断推进。台商投资成为亮点。目前,已有7家台商企业落户五华,投资项目9个,投资总额2968万美元。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3.5亿元,比2002年增长67.2 %,其中:规模以上增加值比2002年增长95.3%。“十五”期间工业产值年递增14%,比“九五”期间的2%高出12个百分点。我们通过产权招商,加快了国有工业企业转制步伐。至目前,全县80%的国有工业企业已转制,共妥善安置了3000多人。县汽车电器总厂成功转制为广东井得电机有限公司后,成为我县首家产销上亿元的企业;广东康奇力药业有限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们筹集1000多万元,购回国有企业债权3.5亿元,为国有企业改制和妥善安置职工打下了基础。民营经济在招商引资形势的激励下快速崛起,涌现出长乐烧酒业、富胜五金、康奇力药业、华福工艺等一批年税收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目前,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34 万户,私营企业358户,上缴国家税金7105万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24.4%、113%和29.2%。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配件、制酒制药、电器器械、五金塑胶、工艺制作为主的支柱产业。2003年以来,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新增4家,税收超百万元的新增了3家。

  (二)我们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我们认真做好打实农业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工作,农民“饮水难、住房难、读书难、就医难、行路难”等“五难”问题得到不断解决。2005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9亿元,比2002年增长6.2 %。粮食种植面积91.6万亩,总产33.9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2003年以来,投入1378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土地面积1.8万亩。投入水利水电水保资金2.2亿元,完成维修、加固、新建、续建工程3922 宗。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9 平方公里。相继对县城的增塘、玉茶、员瑾、中洞、罗湖、澄湖、走马、油塘、大湖、水中等堤段进行了加固,今年琴江河县城段成功度过三十年一遇洪水。51宗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投入1.6亿元完成613公里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新开通3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120公里。
  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我们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以烤烟为龙头,生态有机农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甜玉米、无公害蔬菜等优质高产、高值经济作物,巩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005年,合同种植烤烟2.29万亩,收购烟叶5.7万担,实现税利1286万元,取得历年来最好效益,镇、村、农户都得到实惠。23家国家、省、市农业龙头和农业扶贫龙头企业带动3.5万户农户发展生产,户均增收1320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2005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3万人,劳务输出3万多人,农村人均收入实现3655元,比2002年增长9.7%。
  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得到真正落实。农业税全面取消。全县年减免农业税726万元。有22.4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免费教育,2.1万名困难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学生家庭受惠8384万元。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共查处涉农涉假案件158宗,直接或间接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严厉查处涉农违规收费,取消涉农收费项目4项,共减轻农民负担4992万元。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面启动“绿满梅州”大行动和创建“林业生态县”工作,完成了韩江上游水源林建设1.45万亩。2003年以来,全县新造林39万亩。采取严厉措施严控森林火灾,营造生物防火林带480公里,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洁净家园·绿满梅州”工作初见成效,农村卫生质量明显好转。大力实施“碧水”和“蓝天”工程计划,有效治理工业污染、医疗污染和生活污水、垃圾等,进一步加强了“两河两库”饮用水源水质保护。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县领导挂点、单位挂村、党员干部挂户的扶贫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得到重点扶持。至2005年底,全县有1600户农村贫困户住上新房,49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4.53万人告别饮水难。有 22个贫困村、1038户贫困户6211人实现脱贫。安流镇红山村被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称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农村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灶力度加大,沿路、沿街、沿河的环境得到整治,全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我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山水泥”特色旅游业初步形成。七目嶂、益塘水库、汤湖热矿泥山庄等景区、景点建设不断完善。汤湖热矿泥山庄通过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评定验收。2003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
  城乡市场活跃。市场经济秩序得到逐步规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城乡市场交易活跃。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共完成22.2亿元,比2002年增长94.7%,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全县运输、商贸、饮服和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四)我们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2003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2005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比2002年增长62%。“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总投入35.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3亿元,年递增13.7%,比“九五”期间的0.5%,高出13.2个百分点。交通公路建设日臻完善。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完成省道华中线、车丰线和县道棉双线、斋八线、黄陆线、双牛线的硬底化升级改造任务。至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36公里,比2002年底增加150公里,公路密度从2002年的每百平方公里62.5公里提升至66.2公里。建成坝头大桥、油塘大桥等大小公路桥梁 19 座。梅河高速公路顺利通车,结束了我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梅华干线开通,缩短了到梅州的距离。南北通道立项建设。电力设施不断改善。2003年以来,全县电网建设共投入资金1.04亿元,建设改造输电线路1030公里,新建华城、桂田110千伏变电站和长布、转水、华阳、梅林35千伏变电站,城网和农网改造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化进程加快。全面完成了华兴路改造。县烈士纪念碑迁建工程今年完工。琴江公园、鸿云广场、市场建设、河堤加固等县城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2005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29.6%,比2002年底提高4.3个百分点。通讯、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至2005年底,全县移动用户达15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13万户, 宽带用户达5000户,小灵通用户达8000户。全县宽带网络覆盖到镇和大部分村。建立了县级信息服务、培训中心和水寨、华城、安流、转水等镇级信息服务站和一部分村级服务点。

  (五)我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力化解历史包袱,正常支出得到保证

  2003年以来,我们积极争取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在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累计增加财力1.9亿元。通过加强税收征管,2004年、2005年全县财税综合增长率分别达到40.6%和21%,连续两年最大限度获得省财政激励型政策的奖励,新增转移支付和奖励共5120万元,缓解了支出压力,确保了收支平衡,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
  积极筹集资金化解历史债务。至2002年底,全县公路、教育、城建欠债7.7亿元,经过几年努力,偿还了历史欠款3.4亿元。镇级债务2005年比2004年减少了681万元。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大力做好财政周转金等财政性债务的清欠工作和社保费欠帐的清收,2003年以来,共追收回财政周转资金2050万元,追收社保欠款1904万元,减轻了财政历史包袱。

  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我们重教兴学,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营造氛围,重教兴学。勒紧裤带加大投入。2003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3.2亿元,对比“九五”期间的总投入11.9亿元,增加1.3亿元,增长10.9%。发动了1200多位社会能人、名人挂钩帮扶535所学校,新建了县中小学德育基地和县第五小学,新建校舍44.1万平方米,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撤并了7所初级中学和22所完全小学,学校布局得到合理调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每年以10个以上百分点递增。高中“瓶颈”得到突破。2006年,全县高中招收新生10299人,高中学生达到25038人,规模比2003年的12626人翻了一番。充实了师资队伍。2003年以来,新招考1496名教师,有效缓解了山区教师紧缺的问题。高考屡创佳绩。2003年以来,全县进入大专A线以上8243人,比“九五”期间的4085人增加4158人,增长102%。全县重教兴学的氛围已经形成,重教兴学的成效开始显现。

  (二)我们强化责任,计划生育工作扭转被动局面

2003年以来,全县共完成结扎13858例,其中纯二女户结扎360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169万元。对考核不达标的镇、村分别给予“提醒注意”、“黄牌警告”,对抓计生工作不得力,包户责任不落实的领导及干部职工进行了党纪政纪处分。实行对农村纯二女结扎户每月补助50元和计生优惠卡制度。统筹落实计生兼职成员单位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06‰以下,计生率达84.02%。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为创建人口与计生工作上二类县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我们统筹兼顾,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认真组织开展了“三个代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排头兵实践等学习活动,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良好道德规范,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和普及工作取得新成效,县水保站的“广东省水土流失区高效生态农业试验研究成果”,被确认为国内先进水平。全县有79个项目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有17个项目获国家专利。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大型民俗歌舞《姐妹祝寿回娘家》荣获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表演金奖、创作一等奖;县文化局被文化部授予 “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强了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城琴江公园兴建了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广场,配套和完善了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为国家、省、市培养和输送了14名足球运动员。加强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爱国卫生、慢病管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
  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巩固。全县建制镇总数由30个减少至16个。镇、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县农信社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如期完成增资扩股任务,成功申请到中央专项票据资金1.4亿元,对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食盐专卖局、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粮食企业等改革全面完成。
  安全生产得到加强。依法、依规完成了全县煤矿炸封工作,封停了70家无证非煤矿山和90家非法粘土砖厂。全面整治了水利水电、学校危房、卫生、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畜牧防疫等各个领域的安全隐患,为今后安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力做好防“非典”工作。全面落实了防禽流感等免疫工作,免疫率达100%。迅速妥善处置了河东、安流、转水等地家禽异常死亡事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积极抗击了自然灾害。面对2004年“5·31”郭田山洪、双头“8·20”地质灾害和今年全县三十年一遇、五华河百年一遇洪灾带来的灾情,我们以人为本,上下一心,积极应对,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与此同时,全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征缴各种保险费不断增加。民政、民兵兵役、妇女儿童、广播电视、统计、物价、气象、档案、地方志、对台事务、侨务外事、宗教、打私、人民防空等社会各项事业都实现了新发展。

  三、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05年,全县共投入“十项民心工程”建设资金5.44亿元,扎实推进72个项目的建设。解决城镇双特困职工落实再就业岗位补贴207.9万元;城乡居民有1.3万户3.4万人纳入低保,1400名残疾人参加了医保;重视解决下岗职工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2005年,通过招商引资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3%。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65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4.44亿元,增长59.6%。全县在岗职工人年均收入11721元,比2002年增长20.5%。村干部待遇大幅提高。村干部人均月工资从2003年的70元提高到现在的356元。

  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

  依法治县进程加快。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联系。人大议案、人民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得到圆满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满意度大幅提高。县、镇、村的政务公开不断完善。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维护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重大信访案件领导包案责任制、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和新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挂任信访督查员制度,解决了2003年以前的信访积案14宗,占总积案的87%,基本解决了华一路征地拆迁户的遗留问题和惠水线公路拆迁户的安置补偿等“老、大、难”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及时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005年,全县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023件,调解成功3825件,成功率达95.1%,履行数3789件,履行率达99%。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重典治乱,重拳出击,扎实开展了“春雷”、“亮剑”、“猎狼”等一系列的严打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双抢”、“双盗”和“六合彩”、“板九”赌博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全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政府勤政廉政得到加强

  牢记“两个务必”,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县政府班子成员坚持每周书面汇报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对有形建筑市场、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中心的监督管理,设立工程质量监督牌。查处和清退违规资金160多万元。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公务员素质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市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外乡贤的鼎力帮助,得益于省、市扶贫单位和广州市、番禺区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全体干部的团结和拼搏,凝聚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成绩催人奋进,但问题不容忽视。主要是:壮大经济总量,发展镇级经济,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实现脱贫奔康的任务仍很艰巨;历史包袱仍很沉重;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政府职能转变、廉政勤政建设的工作仍很繁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高度重视,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对加快我县脱贫奔康步伐,构建和谐五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认真落实县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和要求,突出“三大工作重点”,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工业,做强做大民营经济,壮大经济总量;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县脱贫奔康步伐,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新发展,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至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年递增10%;农业总产值年递增5%;工业总产值年递增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递增10%;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个亿,年递增8%;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年递增4%。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一、 坚持狠抓经济发展,在壮大经济总量上迈出新步伐

  今后五年,经济工作主要是全力推进一个重大项目上马,建设两大经济走廊,完善三个工业园区,加大四项工作力度,做强五大特色工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一个重大项目。集中力量争取配合做好龙狮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加强与南方电网公司和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将投资40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第一期工程早安排、早建设、早上马,以带动全县和我县南部经济的发展。
建设两大经济走廊。制定和完善好“水寨至华城、水寨至安流”两条经济走廊总体发展规划,抓好土地开发利用,拓宽发展空间,突出“走廊”建设的带动作用,使产业布局既突出特色,又立足现有基础;既形成集聚效应,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真正形成“以线串点,互助互动”的经济带。
  完善三个工业园区。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好水寨工业区、五华经济开发区和安流工业区的建设。尽快建成面积8000亩的水寨工业区。至2009年,水寨工业区进园企业要达到60家左右,总产值达30—40亿元,从业人数2万人以上;要充分发挥五华经济开发区的地域优势和窗口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外资开发建设梅河高速公路华城出口处3000亩的工业园区,辐射和带动五华北部经济的发展;扶持新规划的1000亩安流工业区建设步伐,带动五华南部经济的发展。严格项目入驻和建设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园区综合功能,提高园区对产业集群的承载力。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地方财政的支柱源,解决就业的大本营。
  加大四项工作力度。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我县近几年来加快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做法,是壮大经济总量,实现加快发展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必须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落实责任招商、园区招商、产权招商、乡贤招商和以商引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办法,全力招商引资,力争在大招商、招大商上取得新突破。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环境,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全力营造招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必须坚持不懈抓紧抓好。加快交通公路建设。动工兴建南北通道,新建县城西外环7.4公里二级公路,完成两条省道29.2公里的升级改造和水寨到安流33公里的路面整修改造,完成160个行政村460公里公路改造,在2007年前实现镇通村公路水泥硬底化。至2010年,新建、改造乡村公路200公里,争取3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加快水利电力建设。加固县城两江四堤和华城、安流、转水等重点堤围,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抓好东方红水库和全县66宗小型水库加固;做好三渡水水库扩容、全县农村机电排灌工程技改;抓好益塘水库、岩前水库和东方红水库灌区工程改造;抓好全县山塘、陂圳等水利设施建设;建成水库移民安居房43万平方米,完善16个镇人畜饮水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平方公里;争取建成合江电站。加快电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琴江、桂田、河东、大坝、周江、油田、锡坑等输变电工程建设和城网、农网建设与改造,抓好水寨、安流输变电增容,促进电网与电源建设,保证电力供应和输送畅通。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五华县城总体规划》和《五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县城中心区域、主要道路和出入口、两河四岸、广场周围等重要地段的景点建设;抓好县城道路和排水排污系统及垃圾处理场改造建设;积极推进县城、河东、大坝的开发改造建设步伐;建设人民公园,完善鸿云广场和琴江公园的配套设施;加快天然气管道铺设步伐。努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华城、安流为两翼,以中心镇建设为辐射和带动的全县城镇化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至2010年末,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要达到4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15平方公里;完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加快通讯网络建设。继续抓好电话村和移动电话基站建设,扩大通信网络覆盖面;加快以县政府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全县办公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大特色旅游业发展力度。加快旅游景点的线路连接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尽快形成旅游产业服务体系。至2010年末,力争实现全县年旅游接待量45.6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年旅游总收入4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建成二至三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四是加大财税工作力度。在积极开源的同时,继续深化征管改革,狠抓财税征管,做到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加大税法宣传和稽查力度,依法清理和收缴欠税,坚决打击各种偷、骗、抗税行为。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财政周转金欠帐清收。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欠费的追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确保县级财政增长目标的实现。从严控制支出,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人员编制,节约行政办公经费,严控消费性债务的产生。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核,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做强五大特色工业。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做强做大具有五华特色的五大特色工业:以广东井得电机为龙头,做强汽车配件业;以广东长乐烧酒业为龙头,做强制酒业;以广东康奇力药业为龙头,做强制药业;以富胜五金配件为龙头,做强五金加工业;以安流华福工艺为龙头,做强工艺品加工业。做强骨干企业,扶持纳税大户,发展中小企业。至2010年末,汽车配件产业集群产值达到6亿元,税收达3000万元以上;制酒、制药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亿元,税收达1000万元以上;五金塑胶制品等加工型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6亿元,税收达8000万元以上。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走出新路子

  今后五年,我们要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步伐,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强化资源、生态的保护,积极探索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坚持洪、涝、旱兼治,蓄、引、堤、电结合,实施重点灌溉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水库、山塘等水利设施。治理中小型河流体系。努力改善农村机电排灌。扶持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扎实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工作,力争在2008年全面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难问题。提倡“畜—沼—果”生态模式,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沼气池总量达到5万个,覆盖率达25%以上。加快镇村公路硬底化建设,至2010年基本实现村民相对聚集居住的自然村村道硬底化。加大农村通信工程建设和贫困户危房改造力度,尽快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把各项扶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继续抓好烤烟为龙头,生态有机农业为重点的特色农业。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努力培育益塘荔枝、大田果合柿、双华板栗、茶亭岗金柚、岐岭无核黄皮、周江八角、恒兴山地鸡等16种有机农产品。继续发展以养猪、养鸡为龙头的养殖业,培育种、养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建设一批专业镇、专业村,逐步形成特色农业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进一步做大农、林产品后加工开发和流通产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真正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要求为标准,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把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紧紧抓住省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和创业培训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抓技能培训,抓就业指导和推介,积极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劳务合作,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村庄规划和整治力度,严格农民宅基地审批,坚决制止乱建现象,整治农村建房秩序,逐步解决有新房无新村的问题。加强乡村环境整治,重点抓好沿路、沿街、沿河的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把专业村战略的实施与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农村经济,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逐步推进全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乡村面貌得到改观。争取至2010年8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两张乒乓球台,活跃群众文体生活,提高健康水平。
  着力构建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执法监督,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工业、医疗和生活等废物污染。加强以饮用水源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保持我县“两河两库”水质的稳定。加强和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减少。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和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教育和计划生育工作上谋求新突破

  今后五年,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继续重视教育发展,尽快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同时,继续狠抓计划生育,努力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力争至2010年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省一类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行列。实现全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教育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坚持以党政为主导,教育部门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快教育发展步伐。着力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初中生毕业率达到95%以上。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继续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集中力量抓好水寨中学、田家炳中学、五华中学、安流中学等4间县重点高中建设,水寨中学上全国示范性高中,田家炳中学上省一级学校。着力抓好横陂中学、琴江中学、萃文中学、龙村中学、皇华中学、棉洋中学等区域性高(完)中建设。到2010年末,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2%以上。加强职业与成人教育。到2010年,全县农村初步建立起农、科、教相互沟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三级农民教育网络,逐步完善适应农村和农民的教育体系。
  推进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坚持抓领导,抓重点,抓责任追究,抓激励政策落实,抓计生综合治理,深入开展“镇无政策外多孩生育,村无政策外人口出生”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到2010年,全县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28万人以内,育龄群众逐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和生育文化;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接近正常水平;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全面推进人口现代化。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实现新进步

  今后五年,我们要以构建和谐五华为方向,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
  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加强图、文、博等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鼓励专利设计、申报,加强农村实用适用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预警监测、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医疗救治等各项机制,努力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扩大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覆盖面。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体育网点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体育产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认真做好防灾救灾、“双拥”、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化优抚安置改革,重视解决优抚对象、企业军转干部、伤残军人以及特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狠抓殡葬改革。做好社会福利、残疾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侨务外事、台务、粮食、统计、物价、档案、县志修编、文史、人民防空、气象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龄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设覆盖全县城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安全防控能力。坚持重典治乱,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团伙犯罪、各种暴力犯罪以及偷、抢的违法行为。坚决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高度警惕和有效预防暴力恐怖活动的发生。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不法行为。加强群防群治,重点整治治安案件多发地段。强化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治安防范网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继续狠抓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地质灾害、水利水电、校舍危房、卫生、建设、消防、畜牧防疫安全等九项专项整治。今年动工拆除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天堂山水库。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强化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监督,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在全县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强大合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安全发展。
  认真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查处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食盐、酒类和农资、建筑装饰材料等商品的制假售假行为。加大文化市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财税秩序、金融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在全社会营造“知荣知耻,崇尚诚信”的良好风尚。
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强化信访领导责任制,完善领导定期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认真抓好基层和部门信访工作,强化基层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和能力,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解决信访工作中群众迫切盼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八荣八耻”成为社会共识。大力挖掘和弘扬五华优秀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礼貌宽容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全县人民的和谐相处。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各种形式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创建文明新型社区,树立行业文明新风。

  五、坚持廉洁从政,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上激发新活力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按照县委提出的实干兴县、艰苦奋斗、创新发展、廉洁从政的要求,着力创新管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真抓实干,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更高境界上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指导工作,更好地担负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历史重任。
  始终做到依法行政、高效服务。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坚持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
  始终做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工作,多做管长远工作,把全部精力用在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上。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事务性活动。按照县委提出的“干什么,谁人干,干了多少”的要求,全体公务员要到条件差、困难多、工作进展慢、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攻坚克难,寻求突破,推进工作。
  始终做到执政为民、造福群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增进群众福祉,认真解决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始终做到令行禁止、廉洁自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各项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头创建节约型机关。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整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查处案件,严惩腐败分子。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已经绘就,新的目标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中共五华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保持蓬勃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只争朝夕、奋力拼搏的豪迈干劲,保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与时俱进创伟业,为创造五华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