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梅州公安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主动延伸公安职能作用,在提升营商环境指标、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发力,重拳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全面倾听企业心声,积极解决企业需求,为梅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梅州公安推出惠企窗口。(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梅州公安供图)
守牢企业“安全门”
近年来,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财物占为己有的“内鬼”案件时有发生,极大侵害了企业资产,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及运转。
今年3月17日,位于蕉岭县蕉华工业园的某公司广东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刘先生到蕉岭县公安局蕉华派出所报警,称怀疑前任厂长刘某私自利用厂区内的设备、人员和焊丝接“私活”牟利。接报后,蕉岭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工作。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男,47岁,内蒙古赤峰市人)在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任某公司广东生产基地厂长期间,在未征得公司批准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利用厂区资源到其他地方进行施工,非法获利20万余元。目前,刘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当前,依托“百警进百企”警企互联模式和“平安厅”信箱线索举报功能,梅州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优化涉企警情快速反应机制,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加大对涉企违法犯罪活动的查处力度,探索出跨地域、跨行业、跨警种的打击涉企犯罪技战法,及时、高效地处置涉企警情,守牢企业“安全门”。今年以来,全市涉企犯罪发案数同比下降29%,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护好企业“钱袋子”
“感谢你们反应神速,及时成功止付98万元,让我公司避免了重大损失……”8月5日,“平安厅”信箱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中对梅州市公安局梅县区分局及梅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为其及时止付并追回被骗的企业资金一事致谢。
原来,一个月前,梅县区某医疗设备公司的财务人员李小姐在某通信平台发现自己被拉进了一个新群聊,里面只有“公司老板”“老板娘”以及李小姐三人。“公司老板”和“老板娘”称相关生意项目需支付“保证金”98万元,要求李小姐付款至指定账户。由于被催得急,李小姐未按照审批流程操作,而是直接将“保证金”转账至指定账户。不久,李小姐接到公司询问其转账原因的电话后,才意识到被骗,遂立即报警。接报后,市、区两级公安部门争分夺秒开展工作,全力追查涉案资金,仅用不到半小时,就为该公司成功止付被骗的98万元。
据悉,梅州各级公安机关始终把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作为防范化解金融经济领域重大风险、严打突出经济犯罪等专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侵企案件的追赃挽损工作,依法第一时间启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目前,梅州公安已为企业挽回损失1260万余元,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服务企业“加速度”
今年5月初,梁先生计划前往香港和澳门参加企业合作交流活动,但出发当天才发现自己的港澳通行证已过期。按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办理的一般程序,取证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为能赶上交流活动,梁先生匆匆忙忙赶到出入境办证大厅向民警求助。
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专办”的工作原则,民警核实情况后当即启动了证件办理绿色通道,“受理、详录、核对、审批、上送、制证、发证”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天,梁先生顺利拿到了证件,如期踏上行程。
活动结束后,梁先生专程到梅州公安出入境管理支队,送上一面上书“人民公安为人民,办事神速为市民”的锦旗,对民警在证件办理过程中提供的热情、优质、高效服务表达感谢。
今年以来,梅州各级公安机关积极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延伸为“我为企业办实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极简审批”,开设“惠企窗口”,为有特殊需求的企业提供急事急办绿色通道。同时以“安全+满意”创建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涉企事项高效办结。截至目前,梅州公安“12345”热线工单满意率及“平安厅”信箱涉企诉求反馈办结率均达100%。(记者 李盛华 通讯员 谢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