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聚焦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际,在公共卫生、生态环保、民生保障、文化繁荣等重点领域加大制度供给,先后制定了9部政府规章、修改了3部政府规章,为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抓住热点难点谋划立法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政府立法工作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紧扣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强化重点领域立法、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立法项目,先后制定了9部政府规章。
针对消防水源建设滞后、市政消火栓仍有欠账、缺乏维护保养、消防水源管理混乱等问题,我市制定并施行《梅州市消防水源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消防水源管理,确保灭火救援用水,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梅州市消防水源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按照规章履行各自职责,市政消防水源的建、管、用、修、查的工作机制已初具雏形。”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气象灾害呈现突发、多发、重发等特点,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防御预期。我市制定《梅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定》并于今年3月1日施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补短板、填空白。近年来,梅州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出台一部部政府规章,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立法带来的法治红利。
科学民主立法提升质效
日前,一场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立法研判会议在市司法局召开,与会人员围绕地方性法规立法计划建议项目和政府规章制定计划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类似这样的务实会已成为梅州政府立法工作常态。“在立法过程中,我们以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集年度立法计划建议项目,提升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建立了15个市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组建了由39名专家组成的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库,加强专家咨询成果的运用,实现精准精细立法。“我们参与立法调研和论证,为政府立法提供科学专业的意见建议,助力提升政府立法质量。”市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张展源说。
此外,为全面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我市将结合8年来的立法工作经验,推进制定《梅州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明确立法计划提请审议的主体和程序,细化和完善起草、审查、协商等立法工作机制,推进立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在立法过程中以意见征询为抓手,依托联系点与社会公众保持良性互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法律知识,让基层群众在参与立法过程中知法、学法、懂法、守法,将法律的理念、价值、功能和精神传递到社会末梢,提升市民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记者 李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