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拥堵,民警经调研推出疏堵保畅方案;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群众办事“少跑腿”再到“不跑腿”成为现实;数据共享、极简审批,省时又省心……梅州公安始终以“精准抓好每一天”的理念,立足职能、主动作为,用暖心服务纾解企业难题,用智慧警务提升服务效能,用改革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为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主动服务
纾解发展难题
民警穿梭于园区的现代化厂房之间,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安全指导……这些“微服务”,是梅州公安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日常操作。
近期,市公安局梅江分局西阳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防时发现,辖区主干道在部分企业上下班及物流集中进出时段常现拥堵,影响企业原材料运输和产品出货效率。民警敏锐察觉,这不仅是交通问题,更关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效率。
民警主动作为,迅速调研分析拥堵成因,走访企业了解困难,很快推出疏堵保畅方案:科学调整信号灯、增设装卸区、优化车辆路线、加强高峰引导。方案实施后,企业物流受阻问题得到缓解,运输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民警巡防中发现并主动解决运输难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到安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某企业物流经理感慨道。
这正是梅州公安“精准抓好每一天”、践行主动警务的生动体现。民警依托日常巡防,变被动接警为主动发现,变单一治安管理为综合服务保障,将巡防线转为服务线。在巡逻中精准捕捉企业痛点堵点,民警第一时间响应、介入、协调解决。无论是优化交通保物流、排查隐患防事故,还是调处纠纷护稳定,公安力量始终靠前服务、早化风险。通过深化警企联动、网格管理和主动巡防机制,梅州公安着力扫除企业发展“绊脚石”,用心织就感知灵敏、响应迅速、服务精准的护航“暖心网”。
智慧赋能
提升服务效能
“以前办护照要排半天队,现在机器人引导、自助受理,几分钟就搞定,太方便了!”在市公安局出入境智慧办证大厅,刚办完手续的叶女士对“一站式”服务赞不绝口。
这背后,是梅州公安以智慧警务构建高效政务服务体系的持续探索。如今,机器人“小天”成为办证大厅的“向导员”,引导群众快速完成信息采集、材料提交;“一窗通办”窗口打破业务壁垒,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天候开放,身份证补办、签注续签等业务随到随办……从“多跑腿”到“少跑腿”再到“不跑腿”,梅州公安用科技赋能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不仅如此,线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应用,让数据成为“跑腿员”。群众和企业通过手机端就能提交申请、查询进度,业务办理全程留痕、透明可溯。据统计,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累计已惠及50万人次。
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现在注册公司,工商登记一通过,公章就能同步刻制,不用再跑公安备案,真是省时又省心。”梅江区某企业财务经理张女士的体验,道出了梅州公安深化“极简审批”改革的成效。
为破解企业开办“流程繁、环节多”的难题,梅州公安会同相关部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公章系统与工商登记信息实时共享。企业主完成工商注册后,无须再到公安机关办理备案,即可直接办理印章刻制,真正实现“一次采集、一网通办”。
这只是梅州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梅州公安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 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改革,以“极简审批”为核心,推动办事流程“做减法”、服务效能“做加法”。目前,全市已推出89项“极简办”政务服务事项、30项高标准全流程政务服务事项,从个体工商户登记到企业资质审批,从户籍业务办理到出入境证件申领,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材料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