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走访梅州城区部分由业主委员会自治及有物业的小区发现,保安工作者年龄多为50岁以上,小区安全状况堪忧。保安老龄化,使得小区仍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让居民有保难安。
保安多为中老年人
记者走访梅城江南鸿都花园、黄金花园、榕树塘一带,梅县区新城及梅城江北部分小区了解到,老旧小区的保安年龄一般超过50岁,多为下岗工人。位于低坝路的市司法局宿舍保安罗先生今年53岁。他说:“我是小区的住户之一,每月工资1200元左右,是由小区30户人家交上来的每家40元的物业费,没有其他福利。保安工作无聊也清闲,但最费神的就是晚上要给住户开门。”
江南怡乐社区居委会主任钟秋玲介绍,辖区一些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自聘保安,如鸿都花园、江南新村、滨江新村等,保安年龄基本为50至60岁,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工资1200至1500元,每个小区最多1至2名保安轮班。据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刘先生介绍,协会的80家物业企业公司旗下有上千名保安人员,年龄为35至55岁的占七成以上,60岁以上的约占10%。
据了解,目前梅城至少300户以上的小区才会有物业公司进驻,配备4至7名保安,工资大多为每月2000元。“小区保安低工资零福利,晋升空间小,工作单调,社会地位不高,无法吸引年轻人。同时社会老龄化使中青年劳动力断层,所以如今小区的保安主要由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中老年劳动力组成。”刘先生说。
见贼偷车保安干着急
市物业管理协会的负责人翟先生介绍:“物业公司保安虽年纪偏大,但经过如消防技能、日常安防等培训,且安排2至3人轮班,可相互照应。”据悉,去年5月,梅县区新县城一保安在岗位上突发脑血管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翟先生介绍,上了年纪的保安患高血压、脑溢血等老年性疾病的概率增多,导致物业公司用工风险增加,也使单人轮岗、无体检流程的自治小区保安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某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此类案例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般体检会测定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
另一颗“定时炸弹”则是小区的安全。在市司法局宿舍居住了三四十年的张伯表示担忧:“以前有一名约60岁的保安,有一天,3个年轻人在他眼皮底下把一辆新摩托车偷走,他只能干着急。我觉得保安除了给住户开门、打扫卫生,安全防卫作用不大。”物业管理协会的刘先生表示,如今有些物业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招聘保安,衡量其身体素质仅仅靠目测。如此一来,老龄化的保安群体对居民来说,只是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其实际安防能力却让人担忧,不少居民觉得有保难安。(记者 袁晓敏 李胜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