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组织开展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座谈会。
兴宁市多次举办招聘活动,为青年人才集中“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
兴宁团市委积极动员青年群体参与植树等志愿服务。
兴宁团市委创新推出“魅力兴宁·红领巾讲给你听”活动。
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墙画扮乡村”活动。
近年来,共青团兴宁市委员会紧扣青年发展主题,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思路,探索构建“青春合伙人”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平台搭建、信息共享,引导青年群体以“合伙人”身份,深度参与基层实践。广大青年以“青春之我”激活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在“百千万工程”的火热浪潮中展现青春担当,书写“青春共治”的兴宁答卷。
用“思想”铸“根基” 让青年成为理论学习“合伙人”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燃青春·兴宁青年说”演讲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以慷慨激昂的演讲,多维度、多层次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兴宁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以及逐梦兴宁的奋斗故事。
活动中,他们立足本职工作,结合个人奋斗历程,围绕优秀典型、感人事迹、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生动演讲。以高昂的斗志、真诚的言辞讲述了新时代青年牢记使命、紧跟党的步伐、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青春故事,彰显了兴宁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采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引导广大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是共青团工作的核心使命。兴宁团市委近年来积极探索“理论浸润+实践锤炼”双轨并行的培育模式,构建起全方位的思想引领体系。
兴宁团市委近年来不断深化“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化建设,以集中学习研讨、主题党日、团日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学理论、强信念”的常态化机制。“燃青春·兴宁青年说”便是将理论武装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除此之外,兴宁团市委还创新推出“魅力兴宁·红领巾讲给你听”等特色实践活动,并组建了“青年讲师团”深入校园、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讲。通过“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朋辈教育模式,以青春视角解读创新理论,用青春话语传递红色精神,让思想引领既有“理论高度”又具“青年温度”。
此外,该市还利用“青年大学习”“智慧团建”等数字化平台,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通过视频化、互动式的理论课程,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有效增强学习吸引力。据统计,截至目前,兴宁团市委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联动宣讲76场次,覆盖青少年群体超5000人次,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工作走深走实。
用“活力”聚“合力” 让青年成为志愿服务“合伙人”
“很高兴能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助推了乡村文明建设,也激发了村民对‘百千万工程’的新认识。”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春禾突击队队长张涵说。
去年暑假期间,该队深入兴宁市罗岗镇开展“百千万工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当地所需和课堂所学,积极在“百千万工程”镇村实践中主动担当、奉献力量。队员们在开展“墙画扮乡村”活动过程中,发挥自己所学所长,以墙为布、以景描绘、以美点缀,用设计的智慧为罗岗镇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近年来,兴宁市积极动员青年群体参与基层服务、创新治理方式、促进资源链接与社群融合,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去年以来,兴宁团市委深入开展“青年进县入村”行动,推动177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与村居进行结对,带动2000余名青年深度参与基层服务,助力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形成“青年出智、乡村焕新”的生动局面。
此外,兴宁团市委还以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全民读书月、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聚焦社区微更新、网格微治理等民生实事,创新开展“志愿先锋 青春基层”实践活动。各类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参与环境整治、公共设施维护、防溺水宣传等志愿服务,党员带领青年参与矛盾调解、帮扶救助等社会服务,引导青年群体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会治理,画好党建与共青团工作相融合的“同心圆”,既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也为党组织储备青年人才。
以“发展”促“共赢” 让青年成为创新创业“合伙人”
在不久前举办的梅州市青年人才座谈会(兴宁专场)中,来自兴宁市基层一线、数字经济、高校毕业班等领域的20余名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人才政策感知、就业创业实践困惑与对家乡的发展期待展开深度对话。
今年以来,兴宁团市委利用寒假、春节、清明假期等青年返乡节点,累计召开3场次座谈会,有效激发青年创业热情,促进资源精准对接。通过邀请各领域青年代表围绕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人才安居保障等核心政策展开深度对话,收集需求,推动简化申报流程、打破信息壁垒,形成了长效反馈机制,推动“真金白银”支持直达青年群体。
兴宁团市委积极响应“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才聚梅州大行动”,通过构建“政府出政策、共青团搭平台、青年人才提需求、相关部门跟踪服务”的协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除了常态化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兴宁团市委还持续搭建青年联络服务平台,结合“青雁归兴·‘才’有所为”系列活动,建立起“青才归巢”三步工作法。“我们通过返乡登记、校友联络等渠道,建立青年人才动态数据库,精准掌握分布情况和专业特长。”兴宁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市依托镇街青年联络群,定期推送家乡发展动态、人才政策等信息。同时还设立需求响应窗口,收集解决青年实际困难,并组织返乡青年实地考察家乡产业、体验政策环境,引导青年人才用实际行动支持“百千万工程”实施。
与此同时,兴宁团市委今年以来还携手多部门举办“春暖宁江”新春大型现场招聘会、“春暖梅州”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现场招聘会等系列招聘活动,为青年人才集中“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兴宁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的人才动能。
用“绿色”绘“底色” 让青年成为绿美建设“合伙人”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兴宁团市委近年来深入实施“绿美广东 青年先行”青少年绿美志愿行动,广泛凝聚青年力量,引领广大青年在绿美生态建设中勇当排头兵,以青春实践绘就绿美画卷,探索赋能“百千万工程”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春季植树造林黄金期,兴宁团市委主动与镇村沟通协调,深挖更多植绿空间,并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为深化“绿美青年林”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以来,通过市镇村三级协同发力,兴宁市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各显其能,切实打好绿美建设主动仗。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爱绿护绿活动40场,参与志愿者超3000人次,已推动建设绿美青年林22片,覆盖全市20个镇街,2500株新绿在兴宁安家落户。
“宣传方面,充分发挥团属新媒体矩阵优势,开设‘绿美兴宁·青年先行’等专栏,实时播报青年志愿植绿护绿动态,并引导广大青年通过‘绿美青年林’小程序进行云端认捐认种等线上活动,累计阅读量超1万人次。”兴宁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开展“入团种棵树·青春更茁壮”“入队种棵树·红领巾添绿”等主题实践活动,将植树护绿与党团队仪式教育相结合,切实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今年以来共有500名新团员、800名新少先队员参与活动。
此外该市还以“河小青”“林小青”为抓手,将乡村绿化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紧密结合。兴宁市各级团组织主动作为,全年组织开展巡河护河、植绿护绿、绿美宣传等志愿服务668场次,覆盖志愿者超7500人次。同时,组织返乡高校学子积极参与绿美乡村微服务、微改造,开展“美丽上墙”彩绘、城乡风貌焕新等实践,切实为美丽村居注入青春动能。(记者 陈思杰 通讯员 兴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