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烟叶+制种” 拓宽增收路
蕉岭县石峰村大力推广烟叶水稻生态循环种植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0-10-18 15:52:04  浏览:-
字号:

QQ截图20201018154039.jpg

石峰村水稻秋收现场。(吴腾江 摄 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蕉岭县广福镇石峰村种植的1600多亩制种水稻又获丰收。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引导下,该村走上了“烟叶+制种”订单式生产的产业发展道路。“制种水稻相比栽种常规水稻每亩可增收1900元”,广州市南沙区驻广福镇石峰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姚振宇说。石峰村的水稻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金种子”。

  石峰村是全市最大的村级烟叶基地和梅州烟草核心产烟区,现有1600亩高产烟田。2016年起,在保持烟叶种植优势产业项目的同时,在帮扶单位广州南沙区龙穴街道的资金扶持下,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等基本生产设施,引进水稻制种产业,大力扶持村民推广早季烟叶种植、晚季水稻制种产业,实现烟叶、制种水稻的生态循环种植,走出了一条“烟叶+制种”的增收路。

  “‘烟叶+制种’的模式有很多好处,首先是村里闲置的烤烟房直接就可以变成稻种烘干房,提高水稻制种效率,其次上季种烟叶可有效减少下季水稻串花对稻种生产的影响。”蕉岭县稻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波介绍道。

  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和企业全程技术指导参与,杂交水稻制种质量有保障,产品不愁销,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送往种子公司就行了。据悉,该村通过与湖南袁氏种业合作,全村种植制种水稻1600多亩,每亩产值约3000元,带动农民增收304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近段时间,该村贫困户罗少康一直在地里忙碌着,一年来,他不仅种植烟叶、制种水稻,每到农闲时他还会到附近打些零工。如今,罗少康家的10亩地里,收割机的轰鸣声吹响了丰收的号角。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在收割机尾部喷涌而出,罗少康心里乐开了花,他笑着说:“相比种植普通水稻,种植制种水稻收入要高得多,之前单纯种烟叶年收入只有2万多元,种植制种水稻后每年都有八、九万元的收入,今年打算再建一栋120平方米的房子。”

  姚振宇表示,“我们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的精准扶贫模式,发展了“烟叶种植+水稻制种”的订单式生产方式,带动了全村49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与,增收73万余元。在2019年底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

  据了解,石峰村今年又成功与合作企业签订了5年长效合作协议,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产业发展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本报记者 廖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