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不忘来时路 老区书新篇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03-05 09:59:00  浏览:-
字号:

  ac3b3711be5630f35d2a4c7bad7f4342.jpeg

  升级后的长沙镇革命烈士纪念馆设计效果图。(受访者 供图)

  b9b8c9b5656e22844b79f03baeb50631.jpeg

  ▲如今的长沙镇革命烈士纪念馆。(钟幸钰 摄)

  (以上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开栏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梅江区,作为一片红色的沃土,在一些重要历史关头,留下了初心如磐、信仰如山的坚定足迹。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今期起,我们开设“新春走基层·红色梅江行”专栏,走访革命遗迹,了解保护利用现状,聆听山河回响。

  “这个红军药铺,是当时的秘密联络点。每逢农历三、六、九的长沙圩日,就有村民把药方藏在火柴盒里,从深山步行到长沙圩,替红军伤兵开药。然后又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层层严密的检查把药带回去……”说起这些革命故事,年长一些的老人们不禁动容。

  这是一处位于长沙墟镇上、有着开阔门窗的老式店铺,外立面进行了简单的“修旧如旧”,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模样。透过两扇大窗户,依稀能看见当年的紧张局势。

  长沙镇地处梅江区南部,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87年被省民政厅列为革命老区。老区涅槃,再谋新程。近年来,长沙镇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以长沙革命烈士纪念园为核心,盘活红色资源并将其串珠成链,为建设“红色长沙、绿色家园”、打造红色革命教育新高地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同心同向

  红色土地绽新颜

  “村民同意了!这个旧水塔将被改造利用起来,未来可以打造成新地标。”2日,记者见到长沙镇党委委员黄琦时,她刚从村民家回来。令她高兴的是,对正在推进中的长沙镇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村民们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把事情办好。长沙镇干部们对此深有体会。干群齐心方能攻坚克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这种精神依旧延续着。

  位于梅江河长沙段的井头渡口,曾是梅州群众出行、货物运输的交通要道,在革命战争时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繁华的渡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流运输的变化,逐渐变得冷清。很长一段时间里,渡口边的河岸上,乱搭建、占地种养现象突出,河堤损毁、杂草丛生等问题频发,成了“脏乱差”的卫生死角。

  这个时间长、涉及面广的“死角”,却在发出清拆改造公告后的短短三天时间里,全面清拆了首期500米示范段的搭建物、种养地等,留出5米宽的碧道建设用地。“这些改造,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本没有办法完成。”黄琦坦言。齐心协力干实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积极动员,沿河102户群众配合支持、无偿清拆,全长近3公里的“十里碧道”沿河休闲绿道顺利完成改造建设。

  过去“脏乱差”的河岸,如今是可以一览梅江河秀丽风光的休闲平台。3日晚,记者从井头渡口沿着河岸行走,明亮的灯光映衬着红彤彤的灯笼,步道干净整洁,岸边清风如许,散步的村民三三两两走过,跳广场舞的村民动感十足,“卫生死角”成了休闲胜地。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群齐心勇奋战;在和平安居的新时代,党群同心同向汇聚成办实事、惠民生的源源动力。

  串珠成链

  老区再迎新机遇

  位于长沙村大岌顶的长沙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梅南地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300多名革命烈士而建的。原本沿着蜿蜒山道才能登顶纪念碑广场,如今多了一条崭新便捷的阶梯步道。“阶梯步道,也是在村民的支持下改造而来的。”黄琦说。

  红色遗址、纪念园地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才能让革命精神永不褪色。据不完全统计,长沙镇现遗存有16处革命旧址、纪念设施。在早前红军药铺等“修旧如旧”改造项目的基础上,更大的项目正在落地——长沙镇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将以“十里碧道”为线在墟镇铺开,串联起沿线红色教育景观节点,进一步整合资源、放大效应、形成品牌。

  从革命烈士纪念园出来,漫步在碧道,黄琦一路描绘着接下来谋划推进的工作任务:这一块,要通过发光陶瓷铺地建设红军挺进东江地图,配以红军主题雕塑、舞台、红军记事景墙等;前面的临时摆卖点,要改造成党建休闲小公园;摆卖点旁的红军药铺,将进场陈列布展;碧道要把文化墙利用起来,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休闲碧道;长沙镇革命烈士纪念馆相关史料正在规范地梳理提炼中;此外还要建设红军整训基地……

  “经过去年的规划设计,以及反复磋商磨合,项目预计在今年3月上旬进场施工。”黄琦说,长沙镇将通过活化利用红色革命遗址,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功能,将项目打造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红色拓展、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

  另一方面,变得更漂亮舒适的长沙圩和碧道也吸引着不少村外人。家住梅城的李时钧经常开车过来,沿着碧道开启假期的晨跑,“真正的青山绿水,风景很好。”

  “我们先把基础设施完善好,把红色教育基地建起来,希望接下来可以有更多的发展。”黄琦对这片红色土地充满信心。(记者 钟幸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