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梅县区以党建强村文化盛村产业富村生态美村理念推动乡村振兴
一颗匠心美家园 百村竞逐缀客都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05-11 09:16:05  浏览:-
字号:

  4a2cbc96a1b0cb398cf3ea18d83c0645.jpeg

  阴那村发展绿色经济,链接旅游资源,实现“景村”相连。(梅县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3aa6ff8961f2ac13203b35c1b4b97091.jpeg

  长教村荒山变茶园、林区变景区、古村落变旅游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梅县区委新闻办供图)

  bdaf09bdb43d9c03923997a0e1eed909.jpeg

  古塘村村民自发建设“四小园”,提升人居环境。(吴丽伶 摄)

  (以上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乡村振兴阔步行,美好生活成色足。近年来,梅县区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牢牢扭住“五个振兴”,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一批头雁”强组织、“两件法宝”育人才、“三个结合”美生态、“四张品牌”驱文化、“五子登科”兴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客都明珠”。

  当好基层“领头雁” 共绘幸福“城中村”

  走进程江镇古塘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和趣味十足的墙绘,道路两旁生机勃勃的绿植与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相映成趣,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生机与灵动。“看看我们现在住的环境多好呀!虽然是城中村,但大家都把家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到处是文明和谐的景象,生活在这里真的很舒服。”说起村里的变化,正在小公园闲坐的村民们满是骄傲与自豪。

  古塘村的蝶变让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是该村坚持以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党员和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打造了党员活动阵地、设立党员责任岗和示范岗等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并搭建线上微信群、线下议事会的微协商平台,激发群众参与内生动力,以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点,推动形成群众‘自觉干’‘比着干’‘争着干’的新局面,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获得感。”古塘村党支部书记陈晓说。

  在党员示范带动的作用下,古塘村群众由“旁边看”转为“共同干”。村民陈满灵家门前的“小公园”,树木林立,山水亭阁,别有一番趣味。这是他为配合做好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主动打造的。“客家人比较热情好客,我也不例外,所以把打造好的‘小公园’提供给大家休闲。”陈满灵告诉记者,最初也是想做个示范,现在周边村民都觉得“小公园”很好,便纷纷效仿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绿化,齐心协力打造美丽家园。

  近两年来,古塘村以组织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着力实施民生工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其中,以美丽庭院为核心,利用村中边角闲置地建设“四小园”,按照“移步换景、一处一景”的思路,形成生态小景观,共打造25个小菜园、12个小花园、7个小果园、2个小公园,真正把一条条背街小巷变成村民家门前最美的风景,留住乡愁,也留住对城市的美好记忆。

  深耕传统“土文化” 重现经典“童谣村”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走进城东镇莲塘村,记者看到白墙上画有客家童谣《月光光》,识别墙壁上的二维码能马上听到几十首客家童谣。“一首简单的童谣,就能把我带回孩提时代,今天读来仍然琅琅上口,让人倍感亲切。”从梅城来游玩的郑女士告诉记者,多宣传普及客家童谣,让大家从中了解客家人勤朴、坚忍和诙谐的一面,有利于推广客家文化。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莲塘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三严”促“三新”,焕新古村面貌,不断丰富乡村内涵,着力打造“童谣里的村落”。“我们利用墙绘、广播、二维码等画音结合的方式,从抽象化到具象化呈现客家童谣,展现客家文化魅力。”莲塘村党支部书记古文彬介绍道,同时建设了1公里长古色古香的文化长廊,打造如童谣所唱的有莲花和鱼塘的景象,推动村落景观与人文内涵融合。

  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公布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名单中,莲塘村榜上有名,该村在古村落元素结构上相当完整,现存21座传统客家民居。“古氏洋楼是村里比较有代表性的,被授予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把其改造为梅县区松叶民俗博物馆,用以展示客家陶瓷、客家民俗、客家农具等物品,不仅更好地保护了洋楼,还为后人留住了乡愁。”村民古天珊告诉记者。

  只有保留住了文化的“根”,才能让乡村更加振兴。接下来,莲塘村将继续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以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的契机,整合资源打造古色古香的莲塘古村落,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谱写童谣古村新篇章。

  铺就惠民“致富路” 打造特色“产业村”

  步入雁洋镇长教村,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整齐排列,宽敞整洁的水泥道路穿村接户,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树环绕村庄;村里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难觅垃圾踪影。

  长教之变,得益于村企的“联手发展”。1995年开始,长教村以青山绿水、土地劳力为本,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则倾注财力、物力、人力,双方互助互利,探索出一个“产村联动、村企互动、共建共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教模式”,打造出雁南飞茶田景区。“景区租了我们的土地,又聘请我们到茶场工作,让我们拥有双份收入,还能料理家里的事情。”在雁南飞茶场务工的村民张利红高兴地说。

  雁南飞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效整合了茶叶种植、加工、旅游开发涉及的一、二、三产业,极大地推动了长教村农业、林业、茶叶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回报长教村的支持,雁南飞和桥溪古韵景区分别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省委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号召,共出资9500万元成立了长教村公益促进会,支持长教村公益事业。

  多年来,长教村坚持生态发展理念,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精致高效农业,让村庄美起来、村民富起来。“全村通过生态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带动,实现了荒山变茶园、林区变景区、古村落变旅游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产业。”长教村党支部书记叶华波告诉记者,曾经的长教村贫穷落后,群众收入低下,村集体经济薄弱,经过发展,去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至3.6万元,集体纯收入高达320万元。

  画好多彩“山居图” 擦亮美丽“生态村”

  错落有致的客家民居,融合传统与客家文化的民俗长廊,穿村而过的小溪流,茶田和柚园中忙碌的村民……坐落于雁洋镇阴那山下的阴那村,美得静谧而特别,颇有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村里200多座民居以‘修旧如旧’为原则进行外立面改造,在保持现状的前提下,增加了客家元素,突出客家建筑风貌。”阴那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庆说。

  多年以来,阴那村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化村容村貌,发展绿色经济,链接旅游资源,实现“景村”相连。同时,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示范工作,发动村民主动参与乡村绿化美化,在房前屋后、村道以及农田、菜园周边“见缝插绿”,提高绿化率,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高。

  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阴那村创意联动景区因地制宜建设千亩茶海,在现有茶田的基础上,增设观景平台、观景长廊、假山跌水等旅游文化内容,同时打造优质金柚基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阴那村茶叶和柚果的种植已成规模,其中茶叶种植面积3000多亩,柚果种植面积近1000亩。

  毗邻雁南飞茶田、雁山湖国际花园度假区,千年古刹灵光寺更是坐落村中,阴那村链接丰富绿色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采茶之乐,走出生态、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于一体的绿色发展之路。“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打响了特产品牌,现在我自己种的茶叶根本不愁卖,客人预订晚了都买不到呢。”经营土特产店的村民李赞隆告诉记者。

  (记者 吴丽伶 特约记者 刘洪桥  曾健锋 王 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