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在梅县区文体中心临时集中接种点有序为市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吴丽伶 摄)
梅县区义诊活动现场,医生们正在为群众看诊。(吴丽伶 摄)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综合干预中心一角。(吴腾江 摄)
中山三院粤东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购置了多功能体检车,方便群众就诊。(彭诗诗 摄)
(以上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县区卫健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以学促干、以学笃行,践行初心使命,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重点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足部门实际,多措并举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服务群众“大健康”,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效推进接种
筑牢免疫屏障
“下面是461-470号,请大家注意票号。没吃早餐的,请到外面吃完早餐再来。”记者日前在梅县区文体中心新冠病毒疫苗临时集中接种点留意到,该接种点严格划分了禁忌症排查区、等候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每个区域间隔区分明显、标识指引清晰,接种流程严谨有序,医护人员和公安民警、志愿者在现场为市民提供健康咨询、接种引导等服务,让接种工作更加高效、安全,切实筑牢免疫屏障。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梅县区共设立了5个城区接种点和16个乡镇接种点,并从各医疗卫生单位抽调63名医护人员成立梅县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流动队,负责梅县区文体中心、华侨城广场两个临时集中接种点的接种工作和全区巡回接种。同时,从二级以上医院抽调20名医护人员组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保障流动队,在每个临时接种点配备急救人员、救护车、急救药品、急救器械并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安全。
梅县区城区5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日的上午8时30分至晚上7时30分,让市民能更方便地在下班时间和周末进行接种。接种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因为覆盖社区人群大,我们实行轮流制,顾不上准点吃饭,确保接种工作顺利完成。”负责华侨城广场临时接种点的梅县区中医医院护士谢妙芬说。
据统计,目前梅县区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共121438人,其中完成两针次16240人。
聚焦民心所向
延长门诊时间
“因为职业原因,我的腰椎和颈椎经常会不舒服,但工作太忙,若按照以往白天医院正常的诊疗时间,没办法请假来就医,更不要说坚持做理疗了。”得知梅县区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后,市民李先生很高兴,“我预约每天下班后去做理疗,坚持一段时间后腰椎和颈椎疼的情况缓解了很多,每天工作起来也更有精神了。”
梅县区卫健系统聚焦城区群众工作日看病容易耽搁上班和上课时间的问题,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新举措——延长城区公立医院门诊服务时间。自今年4月12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梅县区中医医院、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梅县区慢性病防治院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增设午间、夜间门诊,主要涉及内科、外科、口腔科、针灸推拿康复科、医疗美容科、妇科、儿科等科室,延长服务时间,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意味着医护人员要额外付出时间和精力,但梅县区参与“延时门诊”的医护人员从未吐露过半句怨言,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付出多一点,群众就方便一点,也能为更多的群众提供健康保障服务,这很值得。”梅县区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主任杨景洪说。
“延长门诊服务时间”让医护人员辛苦了几分,却为群众健康增加了更多的保障,这也是梅县区卫健系统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工作方针的具体表现。梅县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对门诊延时服务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督查,并对门诊延时服务开展后的诊量变化、服务内容利用率、群众满意度、工作负荷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继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日常义诊活动
健康普惠大众
5月8日,梅县区卫生健康局、梅县区中医医院联合开展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中国岐黄行动——中医护理助力百姓健康”为主题的义诊咨询活动,医护人员向市民派发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册,接受群众保健康复知识相关咨询,并为他们提供免费耳穴压豆、刮痧、穴位贴敷、拔火罐、艾灸、诊疗等中医服务。
为更好地为群众检查身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还购置了多功能体检车,车上配装了X光机、心电超声检查、电测听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床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在车上即可完成内科、外科的常规体检项目,如胸部正位片、心电图、彩超、抽血化验等。“多功能体检车很方便群众,可以直接开到义诊现场。”广梅开发区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段时间以来,梅县区卫健系统紧密结合群众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义诊活动,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每一场义诊都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县区卫健系统共举办了33场不同类型的义诊活动,共为5000多名群众提供服务。接下来,梅县区卫健系统将继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多种形式义诊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引导群众提高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保障妇女平安
守护生命起点
宫颈癌、乳腺癌作为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健康,梅县区因此制定了《梅州市梅县区城乡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实施方案(2020-2022年)》。“十三五”期间,梅县区完成妇女宫颈癌筛查29811人、乳腺癌筛查19733人,筛查出的癌前病变及确诊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进一步保障了妇女健康权益、提高了妇女健康水平。
完善服务体系,全力保障母婴平安;守护生命起点,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是“健康梅县”的基石。近年来,梅县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严格守住包括婚检与孕前检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在内的“三道防线”,从生命起点开始保障孩子健康。
今年,梅县区将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同时出台了《梅州市梅县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管理方案(2021-2023年)》,为全区符合条件的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等产前筛查,为全区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在梅县区妇幼保健院,记者看到不少孕妇正在排队做产检。“每个家庭都希望能孕育健康宝宝,我也不例外,所以在孕前就做了系统的检查。”孕妇王女士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仅大力宣传引导大家预防出生缺陷,还落实了免费检查项目及补助政策。
“今年的出生缺陷筛查项目与前两轮的项目相比,群众受益更大,不仅取消了群众自付20%部分,还增加了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筛查项目。”梅县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洪梅红介绍道。
出生缺陷免费筛查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接下来,梅县区卫健局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全力推动免费出生缺陷筛查工作落地落实,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作出积极贡献。(记者 吴丽伶 特约记者 刘洪桥 曾健锋 王雅 通 讯 员 钟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