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疫情输入风险加大。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梅江区各级各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推动疫苗接种,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
常态化防控中见精准
一年多疫情防控常态化积累的经验,让梅江区在应对此轮新挑战时更为从容,但这一次疫情防控面临的新情况,也容不得麻痹大意。对此,梅江区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因时因势调整完善防控策略,科学高效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日前,结合近期疫情防控重点,梅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非必要不离梅、不出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同时严防死守,强化国内重点地区、境外来梅返梅人员排查检测。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梅江区抓严抓实全区“两站一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除了做好旅客进入场站“三个100%”查验工作(即100%佩戴口罩、100%配合测温、100%健康码亮码通行),做好场站通风、消毒,对站厅内等相对密闭空间加强预防性消毒;对于各战场一线人员,更是增加了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的频率。同时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所、药店的哨点监测作用,发挥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体温监测预警,做好发热门诊患者、新入院患者、普通门急诊中有流行病学史者排查和核酸检测工作,严格执行药店购买退热、止咳药人员实名登记、测温和报告制度,做到应检尽检、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虽然天气很热,但佩戴口罩进入商场是对自己和大家的健康负责。”市民黄女士说,进入商场要求测量体温、扫健康码行程码等都是必要的,自己也会从自身做起,正确佩戴口罩、注意清洁。
据了解,梅江区还持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和直接接触人员的健康管理,并严格按要求落实好人员管控,降低辖区疫情输入风险,并进一步摸清离梅人员的底数。同时,加强“三人小组”核查工作,落实足够力量,及时对国内重点地区来梅返梅人员进行落地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适时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储备了大量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医疗设备等应急物资。做好了核酸采样、检测队伍的组建、物资准备、采样点设置、车辆调配等各项准备工作,还开展了实战演练。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处置。”梅江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梅江疫苗接种稳步推进
关键时期,最有效的应对之举是加快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之后,要记住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能剧烈运动。打完疫苗后要在留观区观察半个小时再离开。”在足球文化公园大型临时接种点,不少12-17周岁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手拿身份证,戴好口罩,有序登记接种。
根据统一部署,梅江区于7月26日全面启动12-17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为给学生接种提供最大的便利性,梅江区提前谋划、高位统筹,卫健部门及教育部门协同配合做好前期宣传发动、摸底、信息登记、疫苗调配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工作,以学校统一组织团体预约接种、送苗进校、专窗专场等方式,对12-17周岁学生全面分阶段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我感觉没有什么不舒服。”家住状元府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她在接种之前已对疫苗的相关信息有了充分了解。
“孩子们接种疫苗十分必要,这是对他们的关爱和呵护,接种更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王同学的妈妈薛女士说道:“家里人都已接种过新冠疫苗了,均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从学校得知青少年人群可以接种,我就带她来了。”
除了有序有力推进12-17周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梅江区还持续切实做好60周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工作,采取“扫楼扫街”“敲门行动”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辖区老年人口底数;针对老年人群体特点,各接种点采取为60岁及以上人群设置接种绿色通道或设置老年人接种专场等方式,减少老年人接种等待时间,提供便利接种服务。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18-59岁人群查漏补种,确保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应接尽接。
据了解,梅江区现设有中骏世界城临时接种点、足球文化公园临时接种点、江南百花洲临时接种点、西阳镇卫生院(白宫院区)接种点、城北镇卫生院接种点、长沙镇卫生院接种点和一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机动服务队。6个接种点1个机动服务队共设置约30个接种单元,抽调医务人员100多人,工作人员、志愿者40多人,日接种量可达12000剂次。截至8月4日,累计接种527736剂次,其中第1剂次接种305268剂次,第2剂次接种222468剂次。
全面排查来(返)梅人员信息、加强疫情预警和研判、做好应急准备、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持久战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一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冲锋在前,同时间赛跑,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将疫情防控网络织实织密;正常上班的人们,做好自身防护、干好本职工作,对自己和周边亲友同事的健康负责。每个环节、每道关口都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疫情防控的防线便能固若金汤。(记者 叶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