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多措并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山清水秀迷人眼 诗画美景在梅江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10-08 09:50:18  浏览:-
字号:

28de0b2db708504a0723e4abd336b352.jpeg!w400_h300.jpeg

夜幕下的梅江两岸。(图片来源 :梅州日报,吴腾江 摄)

  秋分过后的梅江,仍是绿茵茫茫,青山如黛。

  倒上一杯清凉山茶,端上一盘清甜蜜柚,热情迎接观光客人……国庆假期,城北镇扎上农家乐老板黄维忙个不停。自从城北镇开通了樱花大道,串联起爱丽丝樱花谷庄园、桐花谷、玉水古村等多个景点,黄维便吃上了农旅融合的“旅游饭”。一到假期,生意越发红火。

  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康养,行走在梅江大地,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梅江区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等,实现全域资源旅游化,形成处处皆景、处处景不同的差异化、特色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北部生态发展区生态文旅产业高地、世界客都文化旅游特色区。

  山清水秀

  蕴藏人文之美

  翠绿的稻田一望无际,中间的木栈道上孩童在嬉戏,一旁的村道上不时有车辆驶过,阵风吹过,依稀传来交谈声……这是西阳镇阁公岭村的午后。

  “怎么说呢,这里和我见过的被完全旅游化的村寨不太一样。文化生态很朴素,来到这里很容易能放松下来。”游客陈晓兰评价说。陈晓兰站在林风眠纪念馆前,跟记者谈起了她进村后一路的感受。曾几何时,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根本留不住游客。

  在村民钟小满眼里,阁公岭村的变化源于去年。阁公岭村紧抓林风眠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的发展契机,充分挖掘名人资源,借力名人效应提升影响力,通过打造风眠艺术小镇“一居、一馆、一园、一路、一河、一村”工程,不仅让林风眠画中的远山、流水、白鹭、青瓦白墙变成了现实,也让文化资源变成了旅游资源,成了游客打卡地。

  依托林风眠名人效应吸引进村的人气,也让村民多了在本村发展业态的基础。退休在家的钟小满利用自家闲置杂物间,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铺,方便游客购物和歇脚。“节假日的时候游客比较多。刚开始我就卖一些零食、饮料,现在增加了一些特产等。”钟小满说。

  吹着微风,闻着稻香,感受人文气息,阁公岭村是梅江区厚植人文资源,实现文旅融合的成功写照。该村将继续依托名人效应,持续推进乡村艺术公园环境改造项目,联动周边的将军阁村、直坑村、新联村等,将景点串珠成链,让更多游客走进来、留下来。而梅江区目前已形成以阁公岭村、新联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区,下一步还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嘉应学院打造“画里西阳”艺术乡村影视基地。

  “听说附近有‘网红’集装箱,等会准备过去看看。” 陈晓兰口中所说的“网红”集装箱,位于新联村飞英小学旧址。沿着风眠大道,跟着指示牌一路深入,在那里,数十只颜色各异的集装箱同样也吸引着不少游客前去打卡。据了解,那是由广东凤鸣新联文旅有限公司和新联村共同打造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该公司负责人黄祈忠告诉记者,基地于去年底开门迎客,是集农耕文化体验、自然生态的研学实践教育、艺术乡居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拥有深厚人文历史的梅江区充分把客家文化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将文化遗产旅游打造成梅江文旅重要品牌。

  近年来,梅江区谋划开展嘉应古城、攀桂坊、望杏坊“一城两坊”的升级改造和传承保护,放大梅江人文资源效应。积极推动客家围龙屋、古民居活化利用,将百年民居玉庭楼改造为创客空间;将钧质楼打造为梅州市五星级民宿和客家文化展示厅;将承德楼打造为特色围屋酒楼;将废弃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金山文化园变成客家文化艺术创意基地;升级改造学宫为梅江区博物馆……全方位、多渠道展现梅江诗情画意的文化魅力。

  吃住行玩

  培育旅游动能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令人向往。

  每逢周末和假日,西阳镇筀竹村就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前来寻找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原是省定贫困村的筀竹村,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扎实推进,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提升,同时凭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不少民宿入驻,获评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成为梅江区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标杆。

  走进筀竹村,在白宫河的一边,本真·山村书屋民宿、深丘咖啡馆民宿、里斯的家自然教育民宿、又见·山村酒馆民宿等不同风格的民宿错落有致,或倚山或亲水。目前,筀竹村已建成民宿5家,可入住房间16间。

  近年来,筀竹村投入1000多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群策群力修村道、治河道、美村庄。为了游客可以观赏、眺望清水湾河道秀丽风光,搭建了约3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缓解了民宿区周边的游客承载力。同时,在清水湾河岸建设约350米的生态绿道,环绕河岸一周,方便游客体验亲水活动,丰富农村旅游体验形式。

  “有不少游客在前面的柑子山农庄吃完饭,计划是进来打卡网红书屋的,但看了民宿环境,就住了几天。”据又见·山村酒馆民宿主人梁志龙介绍,民宿游客、住客大多来自大湾区珠三角城市。除了在民宿周边赏景,游客还能在农家乐游玩、品尝农家菜。

  这样以民宿为枢纽的乡村游经济,牵起的正是吃住行玩的乡村产业链。筀竹村民宿集群将结合现有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等资源,将区内乡村民宿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汇点连线成面。依托民宿产业,让游客不仅来,而且要住,让其宿在民居、乐在乡野、游在山水、醉在文化,让民宿经济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观花卉、采瓜果、逛古村、吃特色农家菜……在素有“花海城北”之称的城北镇赏花游玩,对不少市民来说,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近年来,城北镇围绕206国道,做起了“美丽文章”。该镇以沿线乡村的花卉瓜果产业为支撑,开拓创新农旅融合的“美丽经济”发展新路径。花卉基地买兰花,爱丽丝庄园看樱花,桐花谷赏桐花,玉水村品古村古韵,一年四季摘瓜果。如今城北镇联动效果目前已有初步呈现,而以花果产业撬动的美丽经济也让村民们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稳。

  “献礼祖国,寻找红色记忆”,国庆假期,爱丽丝庄园向大家发出邀请,到充满红色气息、古香古色的玉水古村落游玩,然后到爱丽丝庄园,在露营区享受晚餐、仰望星空。

  如今,在梅江区,以乡村民宿、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各式业态快速发展,依托乡村振兴新标杆建设,旅游富民成效显著,带动一方经济的增长。

  城乡共进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下午,驱车来到位于梅城南郊的清凉山郊野公园,在有着“梅南胜境”之称的泮坑旅游风景区,绕着长长的亭廊行进,大人在亭廊里闲坐谈天,孩童在环形跑道上奔跑嬉闹;枫林湾内,市民漫步经过蜿蜒的亲水平台,倾听流水潺潺。百岁山上享百岁,清凉山下纳清凉。近年来,梅江区加快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结合生态、人文特色提升景观节点,着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乐园,让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相约郊野公园,纵享山清水秀。

  不远处,有一座迷你的客家小镇,因客家人的精神原乡被人熟知,那便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客天下。从废弃采石场发展为以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的产业新城,客天下已成为文旅驱动城镇化的典范,也成为游客打卡地点。漫步梅江两岸、江北老街,则能感受到人来人往、万家灯火的烟火气。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领下,梅江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旅游版图由核心景区“一枝独秀”向全区范围“百花齐放”转变,逐步形成“城乡共进”的全域旅游格局。

  2020年,梅江区旅游总收入113.16亿元,年均增长6.2%;旅游接待总人数1363.2万人次,年均增长8.3%,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居全市前列。

  据介绍,梅江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全域旅游放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目标任务来抓,出台了《梅江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梅江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5)》《梅江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及两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并强化财政保障,在2017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记者 叶惠玲 通讯员 温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