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大埔,依山傍水处,一座宜居宜业宜游新城正在崛起。
大埔县着力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城乡百姓幸福感。图为即将建成使用的大埔县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
大埔县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国省道升级改造。
大埔县积极整合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资源,完善县域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体系,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埔县将聚力绿色发展,推动电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以上图片来源 :梅州日报)
11月15日至19日,大埔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县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带着全县人民的重托和期盼,来自大埔县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会履职,围绕落实“1568”思路举措、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地、推动全面振兴发展建诤言、献良策。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党代会和县“两会”部署上来,锐意开拓、拼搏实干,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大埔全面振兴发展的新长征路上展现新作为、续写新篇章。
关键词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项目打基础,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动能,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大埔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何政文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补齐短板,推进大埔交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升级改造,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汕潮揭等地区的交通联系。二是重点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加强农村公路拓宽改造、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工作,打造安全、绿色、便捷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三是完善镇区之间、重点景区之间道路连接,围绕九龙湖风景区,打造沿汀江、韩江、生态旅游公路,助力大埔县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大埔国省道入库的重点项目共有9个,总建设里程131公里,总投资约28亿元。”大埔县公路事务中心主任巫运发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省道221线湖寮至枫朗、省道222线坑口至高陂、国道235线胜坑至丰埔桥的建设任务。明年,县公路事务中心将新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3个重点项目,分别是国道235线茶阳至县城、国道235线三河镇区段、省道222线高陂至桃源食饭溪建设改造项目。
关键词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整合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资源,完善县域旅游景区、旅游线路、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体系,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埔县人大代表、青溪镇镇长余志坚表示,青溪镇将着重开展中央红色交通线的活化利用工作,围绕“一核两点三线四码头五遗址”思路,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还原历史场景,丰富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体验形式。统筹推进中央红色交通线学员服务中心建设,加快申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市场运营,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同时还将充分运用红色资源,通过收集和整理红色故事、红色歌谣、红色书籍等方式,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文化优势,多渠道宣传推介,讲好讲精讲活红色故事,增强红色革命遗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力转型升级,推动电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作为供电部门,我们将积极支持地方清洁能源发展,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提早谋划建设适度超前的电网,做好新建发电项目电力接入工作,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埔供电局党组书记刘淼泰表示,大埔供电局接下来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根据大埔县各类产业发展情况,加大电网投资力度,扩大输电容量,确保各类新增负荷顺利接入;二是建设全面自愈的智能配电网,减少用户停电时间,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稳定用电;三是优化电力报装流程,压减办电流程环节、时间,实行全县范围内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低压接入,进一步降低办电成本,同时推广应用“政务服务网”“粤省事”“支付宝”等办电渠道,全力提升获得电力便利度。
关键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争取2025年前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
“我们将继续完善产业路网,打通最后十公里的产业路,形成32公里环山产业路网。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扩大茶树种植面积至6万亩。进一步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多处茶文化景观,促进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研究提升茶叶质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宣传,致力提高品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大埔县人大代表、枫朗镇党委书记廖周磷表示,枫朗镇将在原先“四村联动”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示范带的基础上,扩展至“八村联动”连村连片示范带,同时结合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以南工委旧址为核心,串联连贯故居、韩江干校等红色革命遗址,延伸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扩大南工委效应,打造大埔角至芹彩洋“一路一水”项目,提升乡村振兴工作格局。
大埔县人大代表林汉义则表示,接下来枫朗镇大埔角村将在“红色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持续走访群众,收集好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把群众对人大代表的要求变为工作的热情和干劲,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键词 创新县域社会治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县域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力争2023年前成功创建全国基层法治治理体系示范县。
大埔县司法局局长刘万兵表示,司法行政部门今后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精心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强化《宪法》、《民法典》宣传宣讲深度,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2023年创建全国基层法治治理体系示范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埔、法治大埔作出积极贡献;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公职律师、社会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的管理,为全县人民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维护大埔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司法行政职能各项工作,把新时代大埔司法行政工作不断推上新台阶、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百侯镇围绕打造“平安之乡先行地”目标,创建了“五治融合”发展的一站式服务基层新模式,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县公安局百侯派出所被评为“岭南示范派出所”,侯南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大埔县人大代表、百侯镇党委书记邓越林表示,接下来,百侯镇将持续深化一站式治理模式,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德治和法治方面再细化,实现政治有方向、德治有亮点、法治有阵地、自治有组织、智治有体系,助力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余 灏 通讯员 梁新唐 摄 影 连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