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兴宁及早谋划部署全力做好农资供应保障,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夯实基础
快马加鞭备春耕 不误农时不负春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03-17 09:24:07  浏览:-
字号: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齐昌大地生机盎然。在兴宁市,一幅幅不误农时忙生产的春耕备耕图,已缓缓展开。从农资供应、耙田犁地,到防灾减灾、育苗播种,各地都积极行动起来,勾勒出一幅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画卷,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打下基础。

  及早谋划部署 春耕备耕任务稳推进

  “现在种粮有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有农业保险、种粮补贴等扶持政策,我对未来农业发展前景很是看好。”在今年的春播育秧座谈会上,种粮大户代表罗新洪激动地说。

  元宵节刚过,兴宁市就召开2023年春播育秧座谈会,及早谋划部署春耕备耕工作。兴宁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和供销社、水利部门、各镇(街道)农业部门等负责人,围绕兴宁市气象特点、农资供应、蓄水供给、育播技术、生产托管、农机服务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查找问题,集思广益,精心组织谋划春耕备耕工作,确保春耕生产井然有序和全年粮食生产面积只增不减。

  座谈会上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给出春播建议,提出各镇(街道)要根据气候条件,注重早稻品种的选择,兼顾全年规划,做到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优质高产品种合理布局,确保实现稳产增收,为提高全年种粮收益夯实基础。

  近期以来,兴宁市各个镇(街道)相继召开粮食生产动员暨表彰大会,对过去一年粮食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粮食生产先进典型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励种植大户继续推进复耕复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我们将在近期召开兴宁全市春耕生产现场会,随后各个镇(街道)的春耕生产现场会也会相继召开,旨在不断提高‘新农人’的农业技术、农业管理水平。”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何少新说。

  得益于兴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及早谋划部署,农民们种粮信心和干劲十足,并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开春以来,合作社已接到周边30多家种粮大户需集中播(育)秧订单合计5000多亩,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春播(育)工作,大家对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很有信心。”辰兴种粮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志新高兴地说。

  保供应强指导 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

  铺盘、覆底土、洒水、播种、覆盖土……在位于叶塘镇麻岭村的兴宁市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一条近3米长的水稻育秧机生产线正在忙碌。在育秧机的快速运作下,一个个播好种的秧苗盘迅速形成,仅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几百个秧盘的播种工作。

  在这个机器旁边,整齐叠放着千余个用薄膜覆盖的秧盘,秧苗小芽在里面湿润的土壤中蓬勃生长着。“我们的育秧机要为麻岭村、河西村等周边村庄的2000多亩地提供服务,再过不久就要开始插秧了,所以最近我们的机器都是昼夜不停运转,以赶上播种的季节。”兴宁市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伟超说。

  “你们店售卖的农药和化肥有没有检验检测报告,是否有部门进行质量抽检,对外零售的农资产品是否明码标价?”近期以来,兴宁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紧盯农资供给、资金保障等关键环节,下沉到该市187家农资销售点,对“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台账”等自律制度进行全面检查。“目前农作物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春耕物资供应充足,我们还对各镇(街道)农资店建立了跟踪管理台账,备耕产销一切顺利。”面对检查组实地督查,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农推中心工作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从春节期间开始,在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统一部署下,该市各地纷纷做足春耕备耕工作,为生产提供保障。“为了切实做好种子、肥料、农药的调运、储备和销售工作,我们主动与兴宁市供销社沟通,筹备了种子600多吨、肥料近2万吨、农药200多吨,确保农民用上优质种子、合格农资,为夏粮丰收打下扎实的基础。”何少新说,该市同时还组织集中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各种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并组织农技人员到各镇(街道)进行春耕生产指导,预计在4月中旬前全面完成春耕任务。

  农户热情高涨 预计今年春播34.5万亩

  在宁新街道水楼村的田间地头,农民正在松土、锄草,整片田地分块种植作物,数千株嫩绿的秧苗正在棚里孕育,长势喜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种植大户曾举平的水稻种植基地。流转了水楼村和阳光村共200余亩撂荒耕地后,曾举平满怀热情准备在这片田地种上水稻。“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我对农业深有感情。近几年看到有不少水田都无人耕作,觉得很可惜,于是决定流转土地种水稻。”曾举平说。

  在宁新街道黄岭村,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一台花生播种机在田间来回行驶。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震压……随着平坦的土地上隆起一条条笔直的田垄,花生种子被播种到田里。梅州市浠涵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以“公司+生产基地+电商”为经营模式的农业企业,该公司在黄岭村、水楼村流转近200亩旱地,打造花生种植基地,培育种植七彩花生等特色品种,并通过成熟的销售网络进行宣传推介,既解决了撂荒地的复耕,又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增收,有力支持农业产业振兴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兴宁市的各项措施保障下,农民种粮信心不断提振。2022年,兴宁粮食生产迎来丰收:粮食播种面积68.19万亩,总产量达29.35万吨,实现了稳中有增、稳中向优。“兴宁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用足用好政策激励组合拳,多措并举坚决完成粮食生产和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何少新表示,今年兴宁市预计春播34.5万亩,目前该市春耕粮食播种面积已达到15万亩以上。(记者 陈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