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稻丰米业水稻机械示范基地,农机手将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田里。(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行走在梅县区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抢农时、忙生产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间美景图在梅县大地尽情铺展。
今年以来,梅县区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力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全方位助力春耕春管,为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早稻抛秧忙 田野披“新装”
时令催人播种忙,不误田间一季春。近段时间,梅县区各乡镇的农户纷纷抢抓农时,忙着给稻田灌水、翻地、育秧、抛秧,让田里披上嫩绿的新装。
在水车镇安美村,记者看到,村民们卷起裤腿扎进农田,一手拿着秧盘,一手娴熟地抛着秧苗。“雨后初晴是抛秧的好时节,我们这里有80多亩田,现在是集中人力抓紧抛秧,大概需要一周才能全部抛完。”村民李和英说。
在位于丙村镇溪联村的稻丰米业水稻机械示范基地,插秧机在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农机手娴熟的操作,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田里,犹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在田野间铺展开。“相比人工插秧,机械化插秧不仅速度快、能够保证行间距,还可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地负责人薛伟民说,今年种植500亩丝苗米,于清明节后一周能抛完秧。
正值农户抛秧的高峰期,梅县区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传授水稻防旱技巧,指导农户选好种子,灌溉好田地,提高播种质量。“农户要注意保证水分供应、防治田间的福寿螺,有缺苗情况的要抓紧进行补苗,才能够保证后期的产量,十天左右要再施一次肥,保证分蘖充足。”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国英提醒,秧苗抛种后,广大农户不能懈怠,要注意时刻检查田间情况,做好必要的管护工作。
春耕备耕工作是关乎农业丰收的开局之战。为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梅县区及时召开全区粮食安全工作会议和“三春”工作现场会,对今年粮食生产、春播春种春管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安全和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
截至目前,梅县区已完成春季粮食生产任务89.41%,完成早稻种植12.6万亩、大豆种植1.09万亩、其他粮食1.94万亩。同时,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果,确保今年底全面完成连片3亩以下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守牢耕地保护底线,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
“柚”到春管时 护出好“丰”景
随着春天的到来,柚树开始吐蕾,梅县区各地柚园进入了春管的关键时期。近段时间,广大柚农抢抓有利时机,纷纷开展起忙碌的春管工作,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2月底,在雁洋镇大坪村石灰径柚园,记者看到,满园的柚树长出了新梢,一簇簇花蕾挂在枝头,柚农们穿梭在柚树林忙碌着。“疏花、疏梢是春管工作的重要环节,适当的疏花、疏梢可以减少树体营养不必要的消耗,使养分相对集中,花开出来后就要开始授粉了。”柚园负责人钟宏业说,虽然人工疏花授粉很耗时间和精力,但是能提高柚子座果率,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到了谢花保果期,柚农们依然不敢懈怠。记者日前在丙村镇大雅村看到,一架农业无人机在生产托管员的遥控操作下稳定地起飞,灵活自如地在柚树上空来回飞行,无人机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肥料呈现雾状均匀地散开喷洒在柚树上。“我家种植了100亩柚树,现在到了保果阶段,就要赶紧施叶面肥防止病虫害,不过现在有了‘田管家’的帮助,柚园的用工成本下降,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柚农夏雨说。
每年开春后,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都会召开现场会,培训、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果农传授柚树疏花授粉等技术,做好梅州柚春季管理工作。农技人员建议,柚农要做好肥水管理、促梢壮花、保花保果等管理措施,确保柚果产量和质量;同时春季也是病虫害高发的季节,做好病虫的防治十分重要,要重点预防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沙皮病等。
春季也是种柚苗的好时节,梅县区对柚农购苗进行补贴提高了柚农扩种的积极性。在梅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育苗基地,繁育大棚里一株株利用营养杯培育的无病毒柚苗生机勃勃,不少农户前来买苗。“政府大力发展梅州柚产业,让我们对梅州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我之前种植了十几亩柚树,现在打算扩种20亩,所以这次买了1000多棵柚苗。”白渡镇柚农刘志勇说。
作为中国金柚之乡,梅县区近年来坚持“品质赢市场”,大力推广金柚标准化种植,培育脱毒种苗、建设高标准果园,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无病毒苗木培育等成熟的优质金柚栽培技术,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等行动,进一步提高金柚种植管理水平和柚果品质,让梅县金柚真正成为广大柚农的“摇钱树”“致富果”。
农资供应足 春耕有保障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这农资供应的关键时期,梅县区全力保障农资市场供应,抓好春耕生产农资的储备、供应和服务工作,确保春耕生产安全有序。
记者走访石扇镇多家农资经营店看到,各类春耕所需的菜苗、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应有尽有。一家农资经营店负责人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春耕货源充足,种子、肥料、农药各种都有,完全能够满足附近农户的购买需求,同时还可以根据农户需求,将农资配送上门。
在位于城东镇的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卸货,将一袋袋肥料从大货车上搬下来再分类摆放好。“为保障农资市场供应,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做好物资调配,5000多平方米的仓库都堆满了农资产品。”该公司总经理李颖说,公司结合农户需求,不断优化配送机制,强化农资技术服务指导,为农户提供优质售后保障和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护航春耕生产。
为保障农资供应,梅县区提前对种子、化肥、机械生产资料需求、供应、价格、储备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及时组织调剂供应了水稻、花生、大豆等作物种子,复合肥、尿素、钾肥磷肥春耕春种农资,满足了春耕生产需要,确保不误春耕、不误农时。
春耕备耕期间是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的高峰期。为净化农资市场,梅县区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向农户宣传农资购买常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户春耕生产用上放心农资产品。据了解,执法人员重点对农资门店经营者主体资格是否合法、证照是否齐全、农资产品是否合规、进货渠道和票据是否规范等进行检查,并随机对农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防止假冒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
“作为行业监管部门,我们会加大监管和巡查力度,按照双随机制度去各乡镇、农资店进行监管,确保农民群众在春耕生产中‘播下放心种,施上放心肥’。”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在此也提醒广大农户,要到正规门店购买农资,留存票据,保障权益。(撰文 吴丽伶 冯森达 王雅 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