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抢抓机遇融湾争先 为先行区建设争光添彩
广福镇强化项目为王、产业赋能 ,以实干实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04-20 09:47:27  浏览:-
字号:

广福园区作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蕉岭片区)起步区,与武平县岩前工业园连片接壤。(图片来源:梅州日报  吴腾江 摄)

  广福镇地理位置优越独特,是蕉岭的“北大门”,粤闽通衢战略要地。近年来,广福镇坚持党建引领,高效整合资源,以圩镇为纽带,串珠成链、连片成画,加快建设省际廊道美丽乡村风貌带,全力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桥头堡”和“融湾入海”乡村振兴示范窗口。

  全局上谋划,关键处落子。当前,广福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牢牢扭住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立足“天时地利人和”,借力组团帮扶资源,加快“融湾入海”步伐,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幅只争朝夕、动能澎湃的壮美画卷正在这座边城铺展开来……

  顺势而为 点燃发展引擎

  广福镇地处闽粤的接合部,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南连文福镇,西接平远县泗水镇,北依武平县中赤镇,享有“一脚踏两省、两省一日还”独特区位优势。

  如何把地理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胜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新时代革命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再获重磅利好。

  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蕉岭县广福镇粤闽省际交界处调研,实地了解当地开展省际合作的经验做法及有关工作规划,强调要充分挖掘省际边界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跨省合作,联动各方争取更多支持政策,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赢发展,为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市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未来五年,梅州将开拓江西、福建大市场,促进粤闽赣边界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生态共保,探索建设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势而制。时值多方利好政策叠加之际,蕉岭县主动出击,把握住时和势,更是主动作为,率先依托广福优越地理位置打开先行区建设的新格局。“我县立足边界比较优势,按照‘一区两园’的发展思路,在先行区(蕉岭片区)内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广东梅州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其中,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落地我们广福,总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与武平县岩前工业园连片接壤;大健康高科技产业园则以省级平台蕉华工业园区为依托,总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广福镇相关负责人说。

  东风劲吹满风帆。去年11月18日,梅州最大一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在广福落地动工,投资3.91亿元推进广福园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建设,吹响了当地融湾入海“冲锋号”。“广福园区基础设施首期项目是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为蕉岭顺利推进苏区融湾政策落地、加快‘融湾入海’步伐提供了有力载体、创造了良好条件。”蕉岭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广福园区首期项目涵盖了标准厂房、“五通一平”及进园大道等基础设施。主要实施建设7条道路,总长约9公里,配套建设厂房、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管网、照明、绿化等设施,形成“三纵三横”骨架路网。

  “目前,园区的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已明确。下来,我县将以广福园区为依托,高起点规划建设先行区(蕉岭片区),高质量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型绿色化工产业园,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奋力推动蕉岭红色苏区绿色发展。”该负责人说。

  聚势而强 做强发展平台

  紧抓机遇,蓄势发力。去年同期,蕉岭县产业集聚地(绿色建材)特色产业园通过广东省2022年度特色产业园评审。据介绍,蕉岭县产业集聚地由广福镇广福园区、蕉城镇金城工业园和新铺镇油坑工业园三大片区组成,重点发展绿色建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2021年特色产业产值占园区比重为85.87%。其中,广福园区按照“一核三片区”创新空间布局,充分依托空间、交通、资源、市场等四大发展优势,全力构建以碳酸钙类建材化工产业、装配式建筑构件等绿色建材产业为主导,光伏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N个辅助产业的产业体系。

  “广福园区作为特色产业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系统谋划、整体布局、顶格推进。”广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园区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产业和市场优势,深度对接央企、头部企业推进战略合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建筑构件、新型墙体、纤维增强水泥板、精细化工、商品混凝土等建材上下游产业,创新发展光伏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预见,广福园区基础设施首期工程建成后将大大优化园区发展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促进实体经济提档进位和园区高质量发展。”该负责人说。

  融湾桥头堡,好风创未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全面推进先行区建设工作,在苏区融湾先行区综合示范窗口建设中走在全县前列、勇当尖兵。”广福镇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坚持“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大力开展招商推介,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方位服务落户企业,推动产业落地,保障项目落实,并积极推进“融湾入海”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做好 Y101 线改扩建土地集约、蕉岭至武平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 。

  乘势而上 集聚发展动能

  交界变交汇,边沿变前沿,广福镇一鼓作气,尽锐出战。

  日前,记者来到广福镇省门,只见路面宽阔平坦,街道两边清一色的白墙黛瓦形象,“世界寿乡 富美蕉岭”的巨大字幅显得尤为醒目。据广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广福镇从高速出口、省门入手,对沿线各村农房进行外立面改造、屋顶“平改坡”整治、“四小园”建设,打造体现客家特色的省际廊道示范带。

  凸显省际边界窗口形象,广福镇不仅要面子靓,更要里子好。

  走进位于广福工业园区的蕉岭佰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佰霖生物”)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包包原料在半自动化生产线作业下,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荧光颜料。而在不远处的仓库,一摞摞码放整齐的产品正准备装车发往各地。

  “年前我们接到了一批出口订单,需要10吨的货,最近我们马不停蹄地生产,现在已经顺利交单。”佰霖生物副总经理钟增光说,过去三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发展遇到不少挑战,但得益于各级有关部门和广福镇当地各项扶持政策加上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该公司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尤其在落户蕉岭第二年,公司便成功调配出产品应用效果和性价比远超其他有机荧光的颜料。目前,公司共有两条生产线,有机荧光颜料年产量约250吨,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佰霖生物的成长,是广福镇着力打造边界发展先行之地,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的一面镜子。

  “广福镇是省际边界地区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将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园区搞生产、周边搞生活,统筹做好沿线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各项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做到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广福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广福镇将充分立足蕉岭苏区融湾先行区的主战场发展定位,紧紧围绕“融湾入海”,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湾海双向开放,加速“苏区+湾区”“苏区+海西区”同频发展,合作模式更具体、产业承接更精准、交流交往更深入。同时,以打造省际廊道示范带为契机、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围绕“园”做足文章,不断完善“六事”乡村治理,推行“基层党建+全科网格+积分管理”模式,争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积极绘就村美民富、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蓝图,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记者 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