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呵护绿色颜值 共享生态福利
梅江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11-01 10:27:04  浏览:-
字号:

1.jpg

三角镇东升村的废弃矿山经过开发治理,蝶变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jpg

森峰现代农业综合体示范园林下种植基地生产的灵芝做成了灵芝粉、灵芝茶等产品。


3.jpg

桂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西阳镇双黄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


4.jpg

西阳镇筀竹村吸引众多游客到此寻找田园生活。


  秋意正浓,作为粤北重要生态屏障的梅江区,群山环绕,碧水相依,花儿开、鸟儿鸣……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如今,梅江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2.27%,绿色,正激荡着梅江大地生态文明的澎湃动力。

  近年来,梅江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工作部署,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让广大市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城市发展的“绿色福利”。

  修复生态环境 迎来美丽蝶变

  行走在梅州客天下·客家小镇,目之所及,满山苍翠,郁郁葱葱;秋风过处,空气清新,景致怡人。客天下景区所在地原为三角镇东升村的废弃矿山,十多年前,梅江区通过引进广东鸿艺集团对该废弃矿山进行开发式治理利用,升级改造林相约1500亩,栽树约58万棵,修复矿坑和大小水库16个,并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客家特色的观光道路、文化长廊、公园广场等景观设施,成功让城市“伤疤”蝶变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城。

  “景区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山体的地形地貌,主要对遭破坏的山体进行高密度、多层次造林。同时,修建景观水坝、水池等设施,既可以收集雨水,又能美化环境。”客天下景区副总经理林紫卿介绍说,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景区年均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约2万个。

  “客天下景区的建设,让村里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自觉维护长期以来取得的成果。同时,景区的发展也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家门口’就业的岗位。”东升村党委书记梁和庆说。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梅江区统筹推进山水生态修复,全面完成矿山石场治理复绿,通过造林绿化,提升山体林分质量,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绿色惠民利民成效更加突显。

  擦亮生态底色 推动产业融合

  在西阳镇筀竹村,古朴的民居白墙黛瓦,袅袅的炊烟若隐若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寻找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很难想象,这个旅游村在多年前还是省定贫困村。近年来,筀竹村把原生态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型生态旅游,初步形成“本真山村书屋”“又见山村酒馆”“晓庄民宿”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集旅游、采摘、研学于一体的火龙果基地,串联周边古驿道推出国际徒步线路,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筀竹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7.55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5.2万元,成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实现从省定贫困村到乡村振兴样板村的美丽蝶变。

  “除了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发展民宿产业,我们还在推进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工作,主要是对古驿道部分不安全路段进行修复,线路沿线配套古驿道文化展厅、户外文化展示空间、休息节点、赛事出发区、文体活动舞台、标识标牌等,既可以让户外运动爱好者发现更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村落,体验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大家的安全。”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介绍说,该项工作预计将在11月份完成,届时,古驿道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串起一条乡村兴旺发达的“绿色通道”。

  城北镇玉水村则充分挖掘600多年的客家文化积淀,促进“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多重交错的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实现,打造“人文+自然”的客家文化生态旅游胜地,并与周边的扎上村、干光村串联形成农文旅产业经济带,有效带动群众3100户,解决就业7215人,实现年产值近3亿元。

  乡村振兴要在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梅江区积极发展需要山水而不污染山水的产业,加快推动城北镇、西阳镇“十村联动”连片示范工程,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沿线乡村紧密结合,形成集生态、景观、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旅融合观光带,不断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努力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发展林下经济 实现富绿双收

  “这片山头原本是一片桉树林,但由于其地理位置较优,于是我们决定租下来进行改造种植梅片树。经过多年的发展,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收益也不错。”桂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桂珍介绍说,该公司多次到西阳镇双黄村调研考察后,2014年决定租赁该村山地进行改造,当时的桉树林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如今1500多亩郁郁葱葱的梅片树林,梅片树林目前年产量已达到500吨左右,周边的水质也越变越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除了种植梅片树,桂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还依托林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现在一年养殖近4000只鸡,每斤能卖到30元。放养的鸡活动空间大、发病率低、肉质很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今都不愁卖。”吴桂珍告诉记者,林下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同时家禽又能帮助除草、除虫,建立起家禽与树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可谓是一个真正达到经济、生态、环保为一体的高效循环利用产业。

  走进位于西阳镇龙坑村的森峰现代农业综合体示范园林下种植基地,茂密的树林中,一朵朵紫灵芝分布在林间。“今年先行在林下种了600多亩紫灵芝,我们把采收的灵芝做成了灵芝粉、灵芝茶、孢子粉切片糖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广东森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卫星告诉记者,该公司起初主要在大棚种植赤灵芝,后来把种植基地拓展到大自然,利用龙坑村、秀竹村林下自然环境,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特色产业。林下种出的紫灵芝更接近野生风味,品质更佳,更受市场欢迎。种植基地不断扩大,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的机会。

  依托丰富的“绿色家底”,梅江区充分盘活林下资源,通过1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联农带农,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林茶、林药等林下种植和林禽、林蜂等林下养殖,推动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业态发展,实现林业产业由“小”到“大”、从“粗”到“精”的跨越转变,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记者 张莹娜 钟戈 陈绮冰  摄影 林翔 连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