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为寄宿学生打造“第二个家”
蕉岭县多措并举建设乡村高质量“寄宿制”学校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3-12-19 11:06:04  浏览:-
字号:

蕉岭县将“义务教育改薄提升”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图为美丽的南磜学校校园。


徐溪中学学生在食堂就餐。


蓝坊中学学生宿舍干净整洁。


南磜学校学生在操场上跳绳。


蕉岭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学环境。




  “明厨亮灶”的食堂、24小时供应热水的空气能热水器、独立卫浴、直饮水机、课室护眼灯……这是记者在蕉岭县各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看到的场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蕉岭县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瞄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短板,统筹整合各类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将“义务教育改薄提升”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全力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寄宿学生免费住 不断改善寄宿条件

  从蕉岭县城出发,驱车近1个小时便来到位于县道045线旁的南磜学校。该校设有初一至初三共3个年级,全校师生仅有100多人。虽是大山里的学校,校园规模不大,却“五脏俱全”。一进校园,迎面便是一个标准化运动场,在运动场后方,矗立着一栋教学楼,学校食堂则“藏”在校园一隅,后面还有一栋宿舍楼。走进宿舍,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的上下床铺,整体环境干净舒适;浴室宽敞通风透气,各种洗浴设施配备齐全。

  “今年教室新装了护眼灯,宿舍浴室也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寄宿生可以免伙食费和住宿费,校园条件越来越好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南磜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源雄告诉记者,南磜学校由于地处偏僻,学校发展一度滞后,加上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改变这一现状,蕉岭县积极筹措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南磜学校从2022学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免费寄宿制,让山区孩子享受健康优质的成长环境,切实做到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早前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蕉岭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大短板就在乡镇和山区,在乡镇和山区推行寄宿制能有效提高乡镇和山区学校的办学质量。为此,我们瞄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短板,统筹整合各类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将‘义务教育改薄提升’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改善蓝坊中学、南磜学校、徐溪中学等一批乡村寄宿制场所基础设施。”蕉岭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我们学校现有学生94人,其中,寄宿生15人,午膳生68人。为了给广大学生家长提供方便,我们给住得比较远的学生提供住宿,一些家离学校不远、但家长中午不方便接送的学生,则让他们中午在学校吃饭、在教室里休息。平时会有宿管和教师全方位管理,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证他们的安全。”郭源雄说,学校从去年开始免费提供寄宿,但那时住宿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宿舍老旧,床位不够,食堂要烧柴煮饭,浴室是公共澡堂,平时学生还要排队打限时供应的热水。现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磜学校投入多项资金用于改造提升学校住宿环境。8人间的宽敞宿舍、独立卫浴、直饮水机、空气能热水器、“明厨亮灶”的食堂……该校宿舍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向往寄宿生活。

  “我爸妈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有我爷爷奶奶照顾我和姐姐。我姐姐之前也在南磜学校上学,今年考上了蕉岭中学。一开始只有她寄宿,后来爸妈发现学校寄宿环境不错,而且觉得对我学习也有帮助,就让我寄宿,这样他们也比较安心。”寄宿生王梦安说,以前上学需要半个小时,住宿让她省时省力,宿舍就像她的“新家”一样,温暖又安心。

  困难学生“三免费” 持续提升寄宿质量

  记者从蕉岭县教育局了解到,为让农村山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寄宿期间吃得好,有营养,该县还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对所有住宿生实行住宿免费政策,对困难学生实行住宿免费、三餐免费、交通免费等“三免费”政策。

  走进南磜学校食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绿色桌椅,明亮且整洁。学生们正在食堂门前有序排队打饭。“新食堂让人眼前一亮,干净、整洁。”寄宿生廖梓健说,早中晚三餐都是免费的,菜式丰富,菜品美味可口,用餐体验很好。

  类似的场景也在新铺镇徐溪中学上演。上午11时55分,新铺镇徐溪中学的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味,初二年级学生何沂玉来到订餐屏前,通过点击屏幕进行刷脸验证,随后到窗口前排队自助取餐,全程不用刷饭卡,直接“刷脸”就餐。

  “徐溪中学是一所山区寄宿制初级中学,住校学生有159人。今年我们对原有饭堂进行升级改造,增设智能化设备,建设‘智慧食堂’,改善学生就餐条件,打造全市第一家‘智慧食堂’。”徐溪中学食堂管理负责人涂仕雄说,学校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食堂各项情况和数据与家长互联互通,让家长能准确了解孩子在校饮食情况,实现家校信息共享、协作共育。

  蕉岭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在积极改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持续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我们利用县域内丰富的红色、绿色文化资源,指导寄宿制学校大力开展‘研学+’‘劳动+’‘信息技术+’等课程,邀请杰出乡贤、知名校友到校开设讲座,利用寄宿制的优势创新开展‘晨读午练晚集训’‘三操二歌一球’和学生社团等活动,并定期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帮助每位农村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艺术特长。”(撰文 杨乔颖 廖静宜 丘林强 徐志宝 汪敬淼  摄影 丘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