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以“河长制”为笔,绘就美丽河湖新画卷
平远县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治水兴水工作成效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4-05-24 11:27:48  浏览:-
字号:

河头镇纵深推进“河长制”,改善水生态环境。


石正镇石正湾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还吸引了许多鸟类栖息,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今年以来,平远县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全县河湖治理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河流实现长治。



石正河旁的河长制宣传管理公示牌。


  今年以来,平远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认真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各项水利工作,纵深推进“河长制”,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突出河流保护和生态修复,切实强化管理保护措施落实,确保河湖长制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全县河湖治理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完善河长制 落实河道治理责任

  近期,因“龙舟水”频繁,导致河水暴涨,绵绵细雨中,韩应彬撑着伞,带领镇里的工作人员在石正河边巡河。作为石正镇水务所负责人,他几乎每周都要在石正河沿河察看河道情况,对河面成片漂浮物、垃圾进行清理,检查两岸的花草、道路是否损坏,检测水质情况,并通过“智慧河长”一一上报问题、及时处置,确保河面清洁、河道畅通、河岸整洁。

  “每个月镇干部都要巡河3次,如发现问题,可以用粤政易‘智慧河长’记录汇报,能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暂时无法处理的就向镇级河长汇报,快的话两三天就能解决。村里的河长主要由村干部担任,也是分片区巡河,按要求每周巡河1次。”韩应彬说道。

  近年来,平远县河长办不断完善河长制体系,及时调整更新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名录,目前共设立县镇村三级河长182名,其中县级河长9名、镇级河长50名、村级河段长123名。同时,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严格落实各级河长巡河、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责任,深入推行“河长+检长”“河长+警长”等机制,形成河湖监管合力,确保全县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为”转变。今年以来,县镇村三级河长巡河共计4101次,其中县级53次、镇级688次,村级3360次。

  如今,石正镇石正湾从昔日无人问津的沿河荒地,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还吸引了许多鸟类栖息,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这都离不开“河长制”的长期推进。为了一湾碧水能长久清澈下去,越来越多群众加入“河长”队伍,“民间河长”力量越发壮大,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洁、放生等活动,让平远河流实现长治。

  推进碧道建设 打造水生态活力样板

  上午10时,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漫步在仁居镇仁居河的碧道,只见绿树成荫,小径通幽,风景秀丽。碧道绵延的尽头,是备受周边村民青睐的亲水广场,广场内的健身器材满足了村民们日常运动锻炼的需求。今年4月,平远县仁居河碧道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成为仁居镇的新名片。

  去年以来,平远县坚持水系治理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灾害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依托仁居镇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投入250万元完成3公里仁居河碧道建设。在满足防汛、除涝需求的同时,还建设了亲水广场、增设了600多米人行步道、安装了69盏太阳能路灯、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及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了优美、舒适的滨河景观,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亲水好去处。

  治理一条河流,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使治理成效、美化状态保持下去,更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受近几日强降雨影响,平远县城河流水位上涨,杂草、垃圾等滞留在桥墩、河岸等地,严重影响水体水质和河流美观。为此,大柘镇政府组织工作人员对河道内及河岸周边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水面漂浮物等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全面营造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浓厚氛围,确保河道安全顺畅。

  近年来,平远县聚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河湖专项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按照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开展常态化管理工作。2023年,该县共投入33.18万元,清理河流44.85千米,清理水域1.7798平方千米,清理水面漂浮物41.174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镇村群众共同参与,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

  治好小流域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走进仁居镇飞龙村,宽敞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反映崇文重教、耕读文化的墙绘映入眼帘,纵横交错的小沟小河水流通畅,两侧草木茂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风光。

  去年以来,平远县大力推进差干河仁居段3公里碧道项目建设。该项目是实施“绿美平远·多彩河道”五年(2023年—2027年)项目规划的第一期示范点项目,计划在358国道旁差干河仁居段,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和万里碧道建设,以生态固堤、百姓休闲、绿色氧吧为建设目标,种植优质树木,形成青春河道。目前,仁居镇飞龙水段约3.4公里河段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此外,平远县东石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也在加快建设。该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56.23公顷,生态修复区范围内封禁管护面积3517.76公顷,综合治理区治理面积17.15公顷,沟(河)道及湖库周边整治区治理面积13.32公顷,以重点项目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

  “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这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群众的真切感受。在扎实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的同时,平远县还不断补强基础设施短板,在水库移民建设项目上,连续两年获得省级示范项目扶持。今年,平远县争取到水库移民省级示范项目资金525.36万元。该项目3月开工,计划10月完成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移民村集体经济和水库移民的收入,让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底色更浓、成色更足,以幸福河湖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 叶嘉瑶 特约记者 吴辉燕 袁志鹏  摄影 钟小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