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医院正大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吴腾江 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为群众提供高效健康服务,实现医防有效融合。(吴丽伶 摄)
广梅开发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让患者在“小地方”解决“大问题”。(吴丽伶 摄)
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优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吴丽伶 摄)
患者在梅县区中医医院接受针灸治疗。(吴丽伶 摄)
健康为民生之本,医疗为民生之需。
梅县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省级健康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以下简称“粤东医院”)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近年来,梅县区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加快“健康梅县”建设,厚植“民生之依”,守护“民生之安”,呼应“民生之需”,增进“民生福祉”,奋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张张含金量“十足”的答卷。
提质增效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在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项目是粤东医院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完成室内外墙体砌筑抹灰和消防管道安装工程,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800张床位,主要用于感染病救治应急,进一步完善医院功能布局,提升梅州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能力。”粤东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波介绍道。
2023年7月,粤东医院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成为粤东北地区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从此,梅县区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作为推动梅县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高位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同时,粤东医院在诊疗技术、服务能力、医疗质量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一步步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同质化靠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高水平医疗服务的愿景变成现实。
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中,粤东医院还注重人才的培养,修订了《职工报考攻读研究生管理暂行规定》,鼓励职工提升学历。“医院要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粤东医院近年来人才结构得到极大优化,学科建设硕果累累,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魏波说,接下来,粤东医院将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的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学科布局,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医教研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梅县区坚持提质增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梅县区按“一县(区)三院、一镇一院、一村一站”建设标准,统筹优化全区医疗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加强专科医院建设,努力提升临床专科能力水平,并持续提升区域医疗布局,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紧密联动
畅通基层群众就医路线
走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以下简称“广梅开发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记者看到宽敞洁净的治疗区域内,整齐摆放着血液净化机床等各种医疗设备,患者们正在接受治疗。“以前我每周要去梅城透析两次,坐公交车也挺折腾的,自从这里有了血液净化中心,很方便。”患者张先生说,想不到乡镇卫生院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而且每周都有专家来坐诊,让群众在“小地方”解决“大问题”。
记者了解到,畲江镇中心卫生院于2019年7月交由粤东医院全面接管,并冠名为广梅开发区医院,实施科室垂直纵向延伸管理。近年来,粤东医院先后派驻160余名专家骨干支援广梅开发区医院建设工作,双方建立起紧密型医联体,从无到有打造学科,完善医疗设备,引进新技术,让广梅开发区医院得到快速发展,如今该院“二甲”创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广梅开发区医院的发展,得益于梅县区城市医联体的建设。近年来,梅县区大力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制定了《梅州市梅县区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实行三甲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和卫生首席专家下基层,印发了《关于印发梅州市梅县区城市医疗联合体资源共享中心全域运行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推动各医疗机构由无序竞争向“一家人”融合发展的转变,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看大病、看好病。
目前,梅县区已建立由粤东医院、梅县区中医医院和全区18家镇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站组成的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健康服务流程的城市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梅县区正在开展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我们希望通过医联体的建设,让区、镇、村三级联动,通力合作,切实做到‘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区’,共同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梅县区卫健局局长廖劲松说。
优化服务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阿婆,您身体哪里不舒服?”走进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卫生院,只要看见患者前来就诊,护士就会主动上前,微笑着告诉患者通往各科室的路径。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优质细心的医疗服务、待患如亲的处事方法,也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赞誉。“在这里看病,跟医生谈病情就跟聊家常一样,让人感到很轻松,护士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就像亲人一样关心我们。”患者廖先生称赞道。
患者的赞誉是对丙村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肯定。近年来,该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切实对接群众健康需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成为全国首批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卫生院之一。
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丙村镇中心卫生院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便捷的医疗、周到的服务真正走进每个家庭。“我们先以银场村作为试点,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群调查工作,并与村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针对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丰富签约服务内容,通过 线上问诊、定期随访、义诊讲座、‘敲门服务’等方式全方位守护辖区群众健康。”该院院长黄大可说,今后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致力于当好百姓的“健康守门人”。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梅县区大力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活动,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目前,全区有3家卫生院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4家卫生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真正实现“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慢病能管”。
创建示范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梅县区中医医院,记者看到设有中医诊室、艾灸室、理疗室等,专科体系完善、设备设施齐全。不少患者正在接受中医治疗。“2023年底,医院成功通过‘二甲’中医医院复审,针灸、拔罐、推拿、刮痧等各种中医适宜技术蓬勃发展,新开展了膝关节灸和超能灸等十余个项目,目前全院共开展中医诊疗技术60余项。”该院副院长池滔说。
乘中医发展战略之势,梅县区近年来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区”创建成果,完善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中医专科联盟平台,发展中药智能化配剂中心,弘扬中医药文化,布局中医药健康产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
目前,梅县区18间镇级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5间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被评为“五星级”中医馆,“四星级”以上中医馆超五成,10间村卫生站建设“中医阁”,221间村卫生站能够提供4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推动全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走深做实,让中医药文化瑰宝焕发新的光彩,让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与此同时,梅县区还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近年来,该区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组织保障、环境支持、体系整合、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评估和创新引领等八大类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指标为标准,高位推动示范区的建设,不断巩固建设成果。
“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贯穿慢性病防治的‘防、筛、治、管’全过程。”廖劲松告诉记者,以示范区为平台,梅县区已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慢性病健康管理新格局逐渐形成,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记者 吴丽伶 特约记者 冯森达 王雅 曾勇 通讯员 钟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