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中心三路,压路机等工程机械轰鸣运转,施工人员正进行污水井开挖等作业。(王锐 摄)
在广东锦顺科技有限公司“黑灯车间”,自动化机器正有序工作。(王锐 摄)
在紫琳大道及附属配套工程现场,工人们正抢抓时机开展作业。(王锐 摄)
丰顺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生态、更强动能、更实支撑,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吴腾江 摄)
2025年,丰顺县列入市重点正式项目32项,目前已开工28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5.76亿元,1至4月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累计完成占比32.57%。其中包含省重点正式项目1项,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当前经济增长和长远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丰顺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锚定交通升级、市政建设、产业提质三大方向,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基础设施完善 经济发展“攒后劲”
近日,记者在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工程现场看到,施工机械轰隆作响,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全线已基本完成第一次主线交通大导改,实现车辆导改至新建路面行驶,并全面进入老路桥梁拆除重建及路面提升改造阶段。2025年度计划产值为32亿元,已完成投资超8亿元,占比25.5%。项目总体施工正逐步按计划节点有序推进,计划2026年建成通车。”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工程管理员郑志上表示,项目建成后,汕梅高速将从双向四车道扩至八车道,设计时速从每小时80公里提升至每小时100公里,大幅提升项目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畅通丰顺县与梅、潮、汕、揭等地市的交通往来,进一步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在紫琳大道及附属配套工程项目现场,道路宽阔平坦,路旁新种下的香樟树笔直挺拔郁郁葱葱,工人们正抢抓时机开展绿化养护等后续作业。据悉,该项目连接了紫琳学院与国际声谷等重要区域,并通过与汕梅高速、G235等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使丰顺县与外界的沟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施工负责人罗佳斌介绍:“我们现场分为人行道铺装、电缆沟建设、雨污管道施工、绿化养护等8个工班,全体人员鼓足干劲,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进度计划有序推进各项施工作业。”
“今年重点推进年度投资计划约13亿元的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和16个省县乡道建设项目,通过交通网络的乘数效应,推动交通与产业生态文化深度融合,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丰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朱洲丹表示。
与此同时,市政建设也不甘落后。记者了解到,今年丰顺县重点对县城湖下片、城南片约20条主要街道实施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并同步推进沿线路面拓宽、设施升级等城市更新工程。
日前,在县城中心三路,挖掘机、压路机、铲车等工程机械轰鸣运转,施工人员正进行污水井开挖等作业。“管道铺设道路的基层回填夯实已初步完成,混凝土铺设的前期准备还需要几天时间。”现场施工负责人表示,整体工程预计5月中旬完工,完工后即可恢复通行。
一个个项目既是“施工图”,更是“承诺书”。今年以来,丰顺县积极做好整合优化,规划5个产业发展区块,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平台短板,进一步提升丰顺县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力、科技驱动力、创新引领力、环境吸引力、要素支撑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这些快速推进的标志性项目建设正酣,助力经济“加速跑”。入驻园区企业负责人徐雪飞表示:“道路交通都是改善得很好,在我们公司的隔壁也建了宿舍饭堂,投入使用的话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很大。”
营商环境优化 助力企业“加速跑”
带动培英、海大饲料、锦顺科技等18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投资约3亿元;引导广东锦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3000万元超长期国债项目;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发挥金融机构资金融资优势,帮助美聪、泰坤两家企业成功获得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催化剂、项目建设的加速器。近年来,丰顺县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丰顺县科工商务局以宣传推介为抓手,组织企业开展“省技改十条”、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鼓励类产业企业专项补助、数字化改造、超长期国债项目等政策宣贯会,详细介绍财政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通过营造“改”的氛围,让企业想变;打消“改”的顾虑,让企业敢变;强化“改”的支撑,让企业能变。
针对企业前期技改资金投入较大,技改项目申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压力较大等问题,丰顺县科工商务局技改节能股股长彭宝花表示,该局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做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谋划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的支持,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参与技改,多渠道为工业企业筹集技改资金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还强化企业技术改造服务。通过搭建融资服务、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等平台,汇聚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推进中小企业技改人才培训,面向工业企业从事技术改造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等,开展投资理论与方向、技术改造相关政策解读、企业经验分享等培训。”彭宝花说。
“我们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宣讲,才了解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项目的申报政策、方向和要求。”广东锦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冯颖灵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申请前后,丰顺县各有关部门都积极主动靠前服务,现如今,PCB智能制造设备绿色低碳升级改造项目部分设备已到位,已经投入运行。“从准备到申报结束,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冯颖灵说,“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是丰顺县优越营商环境的“具象化”。“这无形中增强了我们做强做大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丰顺县经济开发区紧扣“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主线,以“强服务、破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为着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生态、更强动能、更实支撑,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当前我们重点工作是加快配套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园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丰顺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宁州表示,开发区还同步强化生活服务配套,完善园区住宿超市餐饮公交等服务设施,谋划布局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开发区将继续完善一系列配套设施,以满足入驻企业的日常运营需求以及员工的日常生活便利,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迸发“新活力”
在广东锦顺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内,只见多台冲床机忙碌作业,一旁的电子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每一台机器的详细参数,技术人员来回穿梭于机器间进行操作检查。
“智能化生产特别重要,因此,我们对原有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引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冯颖灵表示,公司还重点打造“黑灯车间”,实现生产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在线监测信息化。“‘黑灯车间’指的是无人工厂或智能化无人工厂,其优势在于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在梅州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库,一袋袋优质饲料经过自动传送带后,很快被装车出厂。得益于绿色饲料产业的持续繁荣,以及企业自身产品的高品质和创新性,销往粤东地区和周边省份的订单源源不断。
“我们公司一季度完成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2万吨,今年一季度的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5000万元,增幅45%。今年预计下半年会新增一条新的生产线,扩大公司产能。”梅州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袁志刚表示。
同样,在广东宇新阻燃新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产品原材料经过高速搅拌机、上料机、过筛机、均料机等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后,被加工成阻燃材料。近年来,企业大力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一季度产值约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0%。”广东宇新阻燃新材有限公司厂长罗少斌表示,还有一个新车间预计将于7月投产,届时产值一年可增加约2亿元。(记者 王锐 特约记者 郑坤 卜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