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筑巢引凤聚英才 赋能发展添动能
大埔县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5-22 10:26:59  浏览:-
字号:

大埔在人才驿站等场所对“免费梅州”政策进行宣传。(图片均由刘文烽摄)


大埔给创业者提供最长免租4年的创业空间。


大埔召开“免费梅州”工作推进会。


大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面对面为企业人才解读“免费梅州”政策。


大埔“免费住宿”的房间内景。


  今年以来,大埔县紧扣“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才聚梅州大行动”部署要求,打出涵盖免费住宿、落户奖励、就业创业补贴等内容的“免费梅州”人才政策“组合拳”,精心做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文章”,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维发力 广纳贤才

  近日,大埔县在县人社局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现场,“免费梅州”政策专题展板吸引众多高校毕业生驻足观看。工作人员同步发放宣传手册,围绕免费住宿、落户奖励、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免费梅州”系列政策进行全面精准解读,帮助高校毕业生详细了解来梅就业创业可享受的福利,助力高校毕业生明晰发展路径,把握就业创业机遇。

  这是大埔依托“免费梅州”系列政策精准发力,以政策红利和服务保障引才、留才的特色举措之一。今年3月以来,大埔通过住房保障、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一系列“组合拳”,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和创新活力。

  走在大埔的工业园区、公园广场、高速路口,甚至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百万英才汇南粤”“才聚梅州大行动”的宣传标语。为让更多人知晓“免费梅州”政策,大埔精心策划、多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政策解读文章,让人才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全县营造浓厚的人才政策宣传氛围;另一方面精心印制1万多份“免费梅州·助您梦圆”宣传手册,设计制作“免费梅州·助您梦圆”海报展架,并将其投放至免费住宿酒店、创业孵化基地、人才驿站等场所,确保政策“看得见、拿得到、读得懂”,让人才政策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大埔还充分利用县级驻外招商队、“反向飞地”等重要窗口,设置“免费梅州”政策咨询处;在县直各单位办事大厅、各镇(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政策咨询窗口,安排专人提供政策咨询、沟通联系服务,实现人才政策宣传“零距离”。

  同时,大埔高频次开展一系列力度大、诚意足的引才活动,加强校地联动,深化高校宣传,向高校学子、优秀人才发出引才邀约。大埔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广东医科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在招聘现场,宣讲团队重点推介“免费住宿”“免费创业”等政策优势,通过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热情的讲解,向高校学子展示大埔优越的人才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厚植沃土 留才兴业

  近年来,大埔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先进材料、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集群。这其中,人才支撑至关重要。但人才引进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关键。

  “得益于大埔当地的政策扶持和包容的创新环境,我们研发团队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加速推进了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张明仁是大埔引进的高端科技人才,作为广东鸿翔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负责人,他带领研发团队全身心投入高新技术研发。张明仁说,预计公司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3亿元、税收约5000万元。

  要留住人才,必先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形成“近悦远来、群英荟萃”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通过微信公众号申请免费住宿非常方便,提交资料后很快就审核通过了。”近日,到大埔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小廖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交相关资料,顺利申请到大埔引才政策中的“免费住宿”,这让他能够安心在当地奔波于各企业间求职面试,更从容地寻找心仪的工作岗位。

  大埔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县秉持布局合理、方便出入的原则,规划在5家酒店设置落实“免费住宿”,并配套10套人才公寓房源,两类合计可提供220间免费住宿房源,全力为人才提供便利。凡是需要解决临时住房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毕业生、高级工/初级职称及以上的求职人员,可通过“梅州人才驿站”微信公众号录入个人相关信息和证明材料后提交免费住宿申请,求职者最长可申请30天;创业者最长可申请6个月。

  走进大埔小吃文化城创业孵化基地,模块化隔间与独立办公室布局规整、错落有致,为来大埔创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场地,助力广大创业者开启事业新篇章。

  “当前,大埔正积极贯彻落实‘免费梅州’政策,让广大求职者、创业者轻装上阵。我们推出了‘免费住宿’‘免费创业’空间,实现求职、创业安居无忧,推动大埔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中实现质的飞跃。”大埔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政策要求,该县可为创业的个人提供25平方米以上的创业空间,免费使用时间最长1年;团队人数2人至5人的可提供50平方米至2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免费使用时间最长4年;团队人数5人以上的可提供125平方米至500平方米的创业空间,免费使用时间最长4年。此外,还可以享受人才落户奖、求职创业补贴、人才卡申领等政策。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政策和贴心的服务,诠释着大埔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接下来,大埔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人才工作,让“免费梅州”成为人才成就梦想的沃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大埔县优秀教育人才曹立群:在大埔收获“双重温暖”

  从三晋大地到荆楚江城,再到粤东山城,她跨越两千公里,把历史的星光洒向客家孩子的课堂。她就是大埔县优秀教育人才——虎山中学历史教师曹立群。

  曹立群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长治学院的四年本科让她爱上历史教育,在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深造历程更坚定了她“以史育人”的理想。毕业后,许多同学选择留在大城市或返回家乡,而曹立群却被大埔县的人才引进政策深深吸引。曹立群说,这里不仅有“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更有“岭南邹鲁”的文化底蕴。

  “记得第一次看到虎山中学的介绍时,那句‘万川明珠,人文虎中’让我心驰神往。”曹立群说,尽管家人担心南方气候湿热、方言难懂,但她坚信,教育的意义从来不在区位,而在于能否让知识的光芒照进学生心里。

  2019年,曹立群毅然踏上南下的列车,成为大埔教育战线的一员。初到大埔,曹立群面临的挑战接踵而至:语言不通、饮食差异、思乡之情……但很快,组织的关怀让她找到了归属感。学校不仅为她安排了教师公寓,还落实了每年4万元的生活补贴,五年累计20万元的支持,让她能心无旁骛地投入教学。更让曹立群难忘的是,虎山中学的老教师们还手把手教她适应客家学生的特点。

  曹立群告诉记者,在大埔这片热土上,她收获了“双重温暖”,一是政策温度,从生活补贴到住房绿色通道保障,从节日慰问到健康体检,大埔的人才政策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实实在在的保障;二是人文温度,学生们会在她感冒的时候悄悄放一杯客家药茶在讲台,同事们得知她是外省老师以后,总会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品尝客家特色美食。这些瞬间让她感觉,大埔早已是她的第二故乡。

  从三晋大地到客都梅州,曹立群用六年时光诠释了教育者的初心:“历史不仅是过去的回响,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炬。我愿做传递火种的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历史的滋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份信念,如同韩江的流水,日夜不息,在客家风土间,书写着新时代教育者的动人篇章。(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罗文燕 刘文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