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广州市荔湾区驻梅县区畲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着力振兴产业改善民生
以实干绘就“强镇兴村”画卷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8-04 11:13:19  浏览:-
字号:

驻畲江镇工作队队员在上墩村智慧蓝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了解鸡肉菌生长情况。(吴丽伶 摄)


  咸和村打造“生态葡萄+共享菜园”,推动“农文旅”融合;官铺村开展立体种养试验,地上种作物,地下养广地龙,打造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太湖村村道扩建及路灯亮化,让村民出行更方便;开展“微心愿”活动,帮助22户相对困难家庭圆梦……第二轮广州市荔湾区派驻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畲江镇工作队”)自去年7月份进驻以来,在巩固上一轮帮扶成果的基础上,专注于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通过精准策略与协同努力,为畲江镇的“百千万工程”奠定坚实基础,共同绘就一幅强镇兴村的实干画卷。

  产业振兴

  拓宽群众“致富路”

  走进咸和村福和生态农业基地,只见葡萄藤蔓攀爬支架,绿叶间垂下串串果实,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葡萄成熟的香气。“近年来在驻畲江镇工作队的帮扶下,基地发展得越来越好,目前种植了丝苗米、火龙果、葡萄等作物400多亩。”咸和村党支部书记林东说,在7月18日举行的咸和村第二届葡萄采摘节暨共享菜园启动仪式上,葡萄销售和认种金额近2万元,共享菜园首批认种地块签约率达100%。

  共享菜园是驻畲江镇工作队提出的金点子,推出个人、家庭、企业三种认种模式,市民可认领10至50平方米土地,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还能享受定期蔬菜配送、农耕活动参与等权益。“咸和村地理位置优越,我们计划把福和生态农业基地打造成集观光、旅游、研学于一体的基地,目前小型碾米作坊、农耕文化展览馆已具雏形,将通过农事体验活动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推动畲江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驻畲江镇工作队队员章羽说。

  上墩村智慧蓝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由驻畲江镇工作队携手畲江镇党委、政府在2022年引进广东祥成农创帮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如今已发展蓝莓、嘉宝果、鸡肉菌三大产品,并开展“稻虾轮作”,有效带动当地就业。“我们支持这个项目从‘0’到‘1’发展,主要帮助基地扩产,策划系列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并在2024年协助其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拓宽销售渠道。”驻畲江镇工作队队长朱北辰说。

  与原有产业巩固创新发展不同,官铺村的广地龙养殖示范基地是通过驻畲江镇工作队牵线搭桥,于今年发展起来的。“广地龙是一种中药材,投放后会自己繁殖,一季度采收一次,基地还种了芋头、佛手、南药等作物,目前共发展100多亩立体种养。”驻畲江镇工作队队员周爱文说,下一步将以广地龙养殖为龙头,打造绿色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同时发展南药种植,打造休闲乡村旅游,实现三产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民生改善

  织密群众“幸福网”

  在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驻畲江镇工作队并未忽视教育帮扶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民生工作的关键环节。去年,在驻畲江镇工作队组织下,来自荔湾区的党员教师梁凯环、刘庆红在畲江镇中心小学分别展示《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毒品更危险》道法示范课、《绳彩飞扬体育(‌跳绳)‌与数学(‌平均数)‌的融合》体育课。此外,支教教师李倩梅还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引入畲江镇中心小学。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帮扶,驻畲江镇工作队还在硬件方面下功夫:投入资金约28.5万元重新翻修径义中学多功能阶梯综合电教室,方便师生开展课外活动;给畲江镇中心小学学生捐赠护目镜,用于保护青少年视力;积极对接后方资源,由荔湾区政协定向捐赠10万元,帮助畲江镇中心小学筹建AI多功能录播教室。

  医疗帮扶是提升对口帮扶地区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之一,在驻畲江镇工作队的牵线下,荔湾区金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24年10月派出公卫骨干专家帮扶团队,到畲江镇中心卫生院进行为期三天的对口帮扶指导工作。帮扶团队根据畲江镇中心卫生院提出的帮扶需求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交流指导、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宣教以及中医适宜技术专题讲座等工作,确保对口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一年来,驻畲江镇工作队在畲江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以出钱、出力的形式对太湖村村道扩建及路灯亮化建设、咸和村路灯照明工程建设、太湖村航天农业基地智慧耕作道等项目进行帮扶,并开展“微心愿”活动,通过帮扶单位认领方式,将电风扇、电饭煲等生活物资送到22户相对困难家庭中。“村道扩宽后,大家出行更加安全,群众都点赞。”太湖村党支部书记刘焕浩说。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做好民生工作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努力为乡村振兴的‘新蓝图’增添一抹亮色。”驻畲江镇工作队队员张思波表示。(记者 吴丽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