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区县动态
蕉岭县南磜镇金山村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山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绿水青山间的“激流淘金”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5-09-01 11:17:59  浏览:-
字号:

游客在金山极限漂流景区内体验漂流。(徐志宝 摄)

  “抓紧!要冲下去了……”伴随着一声声尖叫,一艘艘橡皮艇从蕉岭县南磜镇金山村的金山极限漂流景区内划过。游客时而随波漂荡,时而从落差处疾驰俯冲,冰凉水花扑面而来,惊叫声和欢笑声在峡谷间回荡。

  为让“山水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金山村积极探索“党建+旅游”发展模式,汇聚各级帮扶力量,通过“企业+村集体”运营,构建“清凉+”多元消费场景,打造沉浸式、互动性旅游产品,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今年,金山漂流景区预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100多万元。

  金山极限漂流景区地处粤闽赣三省中心地带,依托金山村天然峡谷溪流打造,是当地稀缺的生态冒险旅游资源。景区此前累计投资3300多万元,将5公里长的河道打造成总落差超300米的河道。1.5小时的漂流过程中,皮筏艇时而冲下陡坡,时而穿越浅滩,被游客称为“矿泉水中的过山车”。

  这座被誉为“粤闽赣第一漂”的网红景区在“涅槃重生”后,不仅重现“水上过山车”的刺激魅力,更吸引越来越多人在炎炎夏日前来体验“风生水起”。“水质肉眼可见的清澈,夏天泡在里面特别凉爽,而且安全措施到位,带孩子来玩很放心。”来自汕头的游客陈女士刚结束漂流,便忙着向朋友推荐。

  景区“活”起来,村民“富”起来。金山漂流的运营,为周边村民打开了“家门口就业”的大门。“以前要去外地打工,如今在景区当河道工,每月能拿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外奔波强多了。”金山村村民王竹添一边检查河道安全绳,一边笑着说。

  据介绍,景区常年聘请当地村民负责河道维护、游客引导、安保保洁等工作,旺季人手紧张时,还会吸引福建武平、上杭等地的村民前来兼职,形成“粤闽村民共就业”的场景。更让村民振奋的是,景区运营收益中,15%直接用于金山村集体经济分红。“分红的钱既能补充村里的公益开支,也能给大家办点实事,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发胜说。

  旅游热度的攀升,还带动当地“吃住行购”全链条旺起来。如今的金山村,3家农家乐陆续开门迎客,每家可接待30人左右,客家酿豆腐、清蒸土猪肉、山坑鱼等农家菜成了“爆款”。“开农家乐前,我家种的蔬菜、养的土鸡只能自己吃或低价售卖,现在游客多了,食材根本不够卖。”农家乐老板王焕给记者算起增收账,游客人均消费30元至50元,旺季一天能接待10桌客人,每月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真没想到,漂流能让我们村的农产品‘火’起来,致富有了实实在在的路子。”王焕高兴地说。

  眼下,金山漂流的发展蓝图正不断拓展。“不能只做‘漂流’,还要走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路子。我们将汇聚各级帮扶力量,在产业帮扶、安全护航、旅游推介等方面借势借力,全力打响‘到金山玩水去’夏季旅游品牌。”景区负责人表示,金山村将在漂流核心项目基础上,开发亲子互动、峡谷徒步等体验项目,配套建设住宿设施,同时依托当地生态优势,种植百香果、高山茶叶,打造“漂流+采摘”特色线路,让游客“来了能玩、住下能品、走时能带”,延长旅游产业链。

  站在蕉岭第一高峰金山笔下,望着集高端民宿、绿色美食、文化体验、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一条依托山水却不困于山水、敬畏自然更善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金山村清晰可见。

  “小漂流”转动“大经济”,这绿水青山间的“激流淘金”,正为蕉岭的广袤乡村提供着充满希望的“文旅样本”。(记者 杨乔颖 特约记者 徐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