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干学校学生在新科学实验室里上课。(叶嘉瑶 摄)
金秋时节,橙黄橘绿,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省广电局、南航集团、广东电信在平远县启动省组团纵向帮扶工作、在差干镇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工作队充分发挥政策协调、产业谋划、技术支持等优势,聚焦乡村振兴、特色文旅、教育提质、消费帮扶等重点领域,通过自筹资金、联动资源、消费帮扶等方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6000万元,推动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数字赋能
探索发展新路径
近日,由广东电信牵头、广东电信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承建的全省首个“万兆光宽带示范村”在差干村正式揭牌,标志着差干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正式迈入“万兆时代”。
“万兆光宽带建成后,我们将大力推进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各类应用。”差干村党支部书记谢庆淼介绍说,“目前已经在镇、村两级搭建了数字乡村平台,已接入80路高清摄像头并加载AI能力。随着万兆网络的普及,我们将进一步加载更多高清应用和AI功能,例如‘六乱’治理、防溺水监测、森林防火等,这些功能已在逐步落地应用中。”
万兆光宽带示范村的建成不仅实现了网络速度的飞跃,更深刻推动了乡村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
依托万兆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差干村正积极探索一系列创新应用:覆盖全村重点区域的高清AI摄像头构成的“小天网”系统,不仅能实现全域高清监控,还融合了多种AI算法。系统可自动识别河道危险区域的游泳行为,并联动应急广播实时告警劝阻,有力提升防灾减灾和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该系统还应用于滑坡隐患监测、乱堆乱放识别等乡村治理场景,并通过“智慧大屏”实现数据汇聚与可视化指挥。
广东电信作为省纵向帮扶平远县和驻差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单位,以“主打信息化数字化帮扶,强化多元素多维度支撑”为思路,在信息化建设、产业支持、消费拉动、文旅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平远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此次广东电信在差干村开通万兆光宽带,正是广东电信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心系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省广电局专项资金支持下,差干学校两处新空间——宽敞的阅览室和设备崭新的实验室,正悄然重塑着师生的教学体验,成为校园里最受欢迎的“学习新领地”。
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差干学校阅览室的书桌上。与昔日狭小拥挤的旧空间不同,新阅览室被合理划分为藏书区和阅览区,书架上分门别类陈列着各类书籍。学生们或埋头书写,或静心阅读,空气中只余书页翻动的细响。
几步之遥的实验室内,则是另一番景象。崭新的实验台整齐排列,各类科学小实验仪器井然有序地陈列其中。在这里,没有传统教室的拘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鼓励动手和发现的开放氛围。
“核心改变在于‘从理论到实践’的衔接。”差干学校校长黄华崧表示,现在的课堂已转变为“理论+实操”双线模式,“老师在讲解实验原理后,能立即带学生动手验证,观察数据变化,学生的理解更直观。”
课程设计也随之丰富。学校系统增加了课内外阅读课和科学实验课,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本教材。
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身上的变化。“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黄华崧说,“原本在理论课上被动听讲的学生,现在会主动提问、尝试不同操作,并围绕实验现象展开讨论。”
“参与感完全不同!现在空间宽敞,动手机会更多,对原理的理解也更透彻。”差干学校学生小谢说道。
省组团纵向帮扶工作队来到平远后,还援建覆盖全县中小学的“同步课堂”系统,支持平远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和全县中小学科普教育,并积极引入外部优质教学资源,全力助力平远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
在差干镇文丰村,烤烟种植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然而,村里的传统烤烟房已难以适应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省广电局的帮扶如“及时雨”,利用专项资金支持文丰村建设现代化电烤房,可同时满足5万斤至6万斤青烟叶的烘烤需求。
“我们村有烤烟的传统,原来的老式烤房因效率低、能耗高、环保不达标已被淘汰。”文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增奎说,“新建的电烤房既节能环保又智能高效,操作还简便,无需像老式烤房那样半夜起来添柴控温。”更重要的是,文丰村电烤房的效益并不局限于单一产业,而且还能灵活适配仙人草、梅菜、菌类等特色农产品的烤制需求。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打粮食’项目,既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又能防止耕地撂荒,促进‘小田变大田’。”谢增奎说道。
锚定目标,聚力攻坚。接下来,省组团纵向帮扶平远县工作队和驻差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以“只争朝夕勇担当,务实落实善作为”的昂扬姿态,与平远人民一道,在苏区振兴的大道上扬帆奋进,同心共筑美好未来。(记者 叶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