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梅州开新局
扎实履职勇担当 开拓创新善作为
——市政协履职亮点工作回眸
来源:梅州日报  时间:2021-01-29 09:35:08  浏览:-
字号:

  创设委员工作室,建设梅州政协连心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助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翻开政协梅州市第七届委员会的履职记录,几多奔波调研的身影、激昂献策的场景跃然眼前。

  在中共梅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七届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主业抓重点、提升质量创特色,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凝心聚智。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精准发力推动发展

  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陈建青为班长的七届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深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四年来,市政协扎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积极创新委员培训方式,依托大专院校举办履职能力培训班,开设委员学习讲坛,实现委员和机关干部培训全覆盖。

  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查调研,不断提升建言质量。围绕“加快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推动梅州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等课题,积极开展协商议政、深度调研、专题视察、专项督查等履职活动,形成意见建议综合提交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一大批委员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把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展现委员担当”主题活动,发动上市公司、企业集团的企业家委员,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积极引导委员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金柚、脐橙、茶叶等专业合作社,充分挖掘各村优势,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动有实力的企业家委员直接投入资金,打造了兴宁洋新村、五华绿水村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梅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埔县青溪镇青华村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由市政协办公室挂钩帮扶。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市政协共筹资1500多万元,实施了农田水圳改造、河道综合整治、村道扩建和沥青路面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光伏发电等一批帮扶项目,推动青华村实现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24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青华村于2019年12月退出相对贫困村行列。

  创新丰富履职平台

  委员工作室成品牌

  2017年初,针对委员履职渠道不够丰富、活动平台不够多、履职形式比较松散、委员履职热情没有充分激发等问题,七届市政协积极探索委员队伍管理新路子,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委员工作室,结合委员工作性质、专业特长和地域分布,编入委员工作室,发动有条件、有实力、有意愿的委员无偿提供场地,按照“七有”标准建设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委员工作室87个,其中市级委员工作室21个、县级委员工作室66个。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我们希望通过校外活动,能让留守儿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改变”……2018年4月13日,12名各界人士代表受邀参加市政协提案委委员工作室举办的首个委员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座谈会,与10名市政协部分教育界别的委员、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梅州教育大家谈”主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委员工作室变身为民情“议事厅”,不仅拓宽了基层群众的联系渠道,也架起了政协委员服务民生的桥梁。委员们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形成相关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履职更接地气、协商更增底色,打造了社情民意信息的“直通车”,有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四年来,市县两级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学习培训、调研视察、考察交流等活动,为委员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切实解决了“年委员、季常委”的问题,委员工作室成为思想政治引领、委员履职、交流合作、助力民生改善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良好反响。我市政协多次在全国政协和省政协作经验交流,并在全省政协系统得到大力推广。

  关切民生增进福祉

  彰显委员责任担当

  市政协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为履职尽责的根本价值取向,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委员们围绕黄塘医院“生命通道”专项治理、百岁山管理、梅城高层住户用水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市政协把民生工程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列入政协履职活动的重点,就“教育惠民工程之公办幼儿园建设情况”等项目,组织委员深入开展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促进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共享。

  2019年初,市政协主席陈建青在调研中了解到梅长大桥年久失修的情况后,与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形成共识,提出在革命老区梅南镇建设“梅州政协连心桥”的倡议。大桥建设总投资约3300多万元,争取中央和省配套资金2000万元。市政协积极发动,共筹集1300多万元缺口资金,实现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全参与、全覆盖。梅州政协连心桥成为梅州政协倡议建设、委员广泛参与、单个投资最大的民生项目。2020年9月底,梅州政协连心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沿河两岸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有效解决了交通绕行问题,为革命老区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协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发出公开信,号召广大委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广大医卫界委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坚守一线、治病救人,夜以继日、义无反顾为人民守护健康、负重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广大委员主动捐款捐物,共筹集价值1200多万元的资金物资支持梅州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政协队伍的良好形象。市委陈敏书记、张爱军市长等市领导多次出席市政协委员捐赠仪式,对市政协主动担当作为和委员善行义举给予充分肯定。(记者 刘晓娟)